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 家长帮APP

    家长帮APP

    家庭教育家长帮

    iPhone Android

高考最后40天如何提高得分效率

2014-04-25 21:04:1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高考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一模考试的结束和志愿填报的临近,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进入到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有一部分是因为对于未来的走向不太明确,还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对总复习成果的不自信。

  前一部分原因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而这点原因更多的影响是在我们的志愿填报上。这是需要我们的家长更多的去关心的一个环节。而后一部分原因则需要我们的孩子在所剩40天左右的时间里去思考一下。

  为什么会对总复习成果不自信?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学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学得并不牢固,到了总复习,有大量的时间去对以前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但是却缺乏针对考试本身的一些技巧训练

  那么在高考前最后剩余的60天,将一些技巧提出来,进行强化训练时飞常有必要的。

  我们分科来说:

  数学学科历年来扣分特别严重的题目大致分为三类:8和14、导数、圆锥曲线。

  8和14两个题目,在高考中占10分,且考点不明确,只要是高中数学所要求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作为出题背景。甚至经常会有一些高等数学的知识点以“新定义”的形式出现在8和14题的位置。

  对于绝大多数高三考生,8题与14题始终没有办法做到“有绝对把握做出来”,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面对8和14两道题,根本没有办法下手。

  因此,8题和14题的10分,成为了很多学生突破高分的最大障碍。

  高考中的第18题都是用来考察导数及其相关性质和应用的。所占分值在14分以上,而根据历年高考和刚刚过去的各区一模的情况来看,导数的得分率其实并不高,而这也就直接制约着我们数学拿到高分。

  而其实导数题是存在一些固定题型和固定解法的,如果能够在高考前将这些固定的东西熟悉一遍,那么在18题的位置争取满分是非常有可能的。

  圆锥曲线出现在高考试卷的第19题,在整个高考试卷中,难度较高。所占分值为14分。从以往的高考成绩分布来看,绝大部分高考数学在100分左右的孩子,圆锥曲线的得分在3分左右。绝大部分高考数学在100-120分之间的孩子,圆锥曲线的得分在5-8分左右。即使是对于高考数学在130分左右的孩子,圆锥曲线的得分可能也只能是在10分左右。

  基于这样的现实,重点解决圆锥曲线的常见思想、圆锥曲线的常见题型、圆锥曲线的计算技巧等三方面的问题,将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物理方面,电磁感应、力学综合也是历来扣分特别集中的地方。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物理综合性最强的内容之一,与电学、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思维维度多,能力要求高。它既可考查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又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涉及的题型有选择、填空和计算等,且经常会以压轴题出现,属于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

  初次之外,从近几年高考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对电磁场知识的考查频率也非常高。考查次数最多的是与洛伦兹力有关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其次是与安培力有关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加速或平衡问题。其中复合场问题的综合性较强,覆盖考点很多,是现今理综试卷的一个命题热点,常以大型计算题出现,并且占有较大的分值。在2014年的高考中,这部分知识仍会在大型综合题中出现,并且命题背景会更加新颖、前沿、注重实际应用。

  而力学是整个物理学得基础,高考对于力学的考察是动力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化。本部分知识的命题涉及到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等较多知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学科内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对考生的物理过程和运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在高考复习中,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训练从能量、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其中的三个守恒可谓高考物理的重中之重,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物理试卷中,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且年年考查,是区别考生能力的重要内容。

  化学方面,从一模试卷卷面形式来看,其一是实验题的比重加大,其二是试卷上的文字比以往都多。

  那么从这两点来看,实验的题目将会进一步成为考察核心,而且与时代背景相关的材料分析也会加大比例。具体说来:

  实验素材成为选择题的主流,突出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方程式, 解释化学事实,考查基础;  实验装置,考查学生是否做过实验的体验,  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化学原理;  实验分析,涉及竞争反应; 考查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涉及电离平衡、水解程度与酸性强弱、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沉淀的转化,更重要的是控制变量思想方法的应用,范围较大,较难。

  工业生产流程题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是落实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能够考查考生“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正是新课程突出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科学,化学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工艺流程题便成为近年来北京高考的新亮点和主流题型。

  探究实验异常现象成为近几年实验探究命题的热点,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题, 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接受、吸收、整合信息及逻辑分析能力,必须具备实验探究能力, 全面获取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综合考查,更是拉开差距的关键题型。

本文作者

刘业瀚

刘业瀚

智康1对1高考研究中心研究员

智康讲师团核心讲师,对于志愿填报、高考冲刺有深入研究,举办过多场公益讲座。所教多名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均取得较大提升,如马同学(文)以北京市西城区文科前十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还可以这样关注我们

高考网微信

微信扫一扫

微信号:www_gaokao_com

首页 > 高中频道 >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