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专业大全 > 专业分类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各专业介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各专业介绍

2009-05-25 15:57:2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各专业介绍

  一、中医学

  培养目标:中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多类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有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授权点,具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被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在校各类研究生已近2千多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十几个国家地区,成为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重要岗位领导、优秀教师、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科技之星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中医学专业建立于1959年。专业优势突出,已经成为我校的优势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国家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几十年来,本专业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结构,灵活专业方向,完善七年制教育,争办八年制教育,强化本科教育。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专业建设总体水平,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现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方剂学、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内科学(培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局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是首批被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

  七年制本硕连读下设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两个专业方向

  1.七年制中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中医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中医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等工作。

  培养要求: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要求,采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教学的形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能力;有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基础英语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具有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书刊,有较高的古汉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参与新世纪医学科技竞争的基本素质的较大的发展潜力。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难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儿科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七年,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2.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中西医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等工作。

  培养要求: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要求,采取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教学的形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富于创新精神,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能适应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基础英语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具有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并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难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骨伤科学、针灸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七年,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3.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并拥有坚实的临床诊疗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具备一定西医学知识,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康复、针灸、推拿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要求,采取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教学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诊疗方法,传统和现代的康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临床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掌握中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临床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临床科研的基本能力;熟悉中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中医学、西医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康复医学、神经定位诊断学、神经病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七年,授予医学学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五年制本科设临床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中医功底深厚、诊疗能力较强的临床应用型中医人才。本专业实行导师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突出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中医基本功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等形式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辨证能力和运用中医理论与疗法对专科专病进行研究的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难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古文、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伤科学、西医基础概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二、中西医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适应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古汉语和计算机知识。全部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临床骨伤科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1984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1982年招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2003年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经过几年的建设,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已形成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学上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不断进行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使管理过程中,每项工作都规范化,使教、学、管三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章办事。为高质量地完成后期实习教学任务,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提供可靠保障。1984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经省人事厅评估列为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妇儿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侧重妇科和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适应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古汉语和计算机知识。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侧重妇科和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外科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侧重中医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主要突出中医外科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知识和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中医外科疑难杂症的能力,较强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内科学、周围血管病学、中医皮肤病学等。

  三、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护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西医临床护理及护理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和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护理技能,具有对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进行专科护理和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用沟通技巧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基础外语达到大学外语四级水平,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全部课程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内科学、临床护理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护理学专业创建于1985年,是全国中医药院校开办高等护理教育的首家。1999年起招收本科学生,目前在校学生457名,已有300余人获学士学位。多年来,护理专业着眼于21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转变护理教育观念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既突出护理特点,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突出祖国传统医学的特点,将中医护理理论与先进的护理模式相结合,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中、西两套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高层次的护理服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在学科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科研等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专业设助产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具备基础医学、护理学、助产及妇幼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助产及妇幼保健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学生在学校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毕业后可在各级妇幼保健院从事助产、妇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和母婴保健工作,也可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前检查、正常接生(包括产程观察)、产后处理、新生儿处理的操作技术;具有对产妇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难产等产科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理能力;具有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具有开展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社区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育龄夫妇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的能力;具有从事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解剖学、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护理药理学、健康评估、妇科护理学、产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临床护理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本专业遵循着“护理基础、助产专长、关爱母婴、呵护生命”的办学理念,全方位打造专业技术精湛、人文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现代专业人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教授2人,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占80%,学科带头人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盛誉。专业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训基地岗位培训等方式,使学生具备适应本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四、针灸推拿学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中医和针灸推拿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能从事针灸、推拿疗法及康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西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较熟练准确地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对常见急、难、重症进行救治和处理。学生在学校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神经定位诊断学、神经病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1984年获得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毕业针灸推拿硕、博士研究生160余人。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1983年开办全国首批针灸专业,1999年招收针灸推拿五年制本科学生,2002年开始招收针灸推拿学专业(英语方向)和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本硕连读学生,2005年开始招收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方向)学生,已连续招生24届,共1300余人。现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和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孙申田等一批国内知名针灸推拿专家为本学科创始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1人,其中高级职称占75%,硕博士占66%;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坚持“素质是根本,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的人才质量观,在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基本理论教学,强调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培养的人才基础扎实,技能过硬,适应性强,该专业在国内同行类院校居于领先地位。

  本专业设康复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康复临床诊断、评定与治疗的实际工作技能。

  培养要求:本方向主要培养具备中医药学理论基础、针灸推拿学专业知识、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治疗技术,能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重视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和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康复、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毕业后从事康复、针灸、推拿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中医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康复基础学、康复临床学、运动医学等。

  五、康复治疗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良好、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中医学、西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系统学习和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能力,胜任临床康复治疗工作。

  主干课程:中医学、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神经病学、运动医学、康复心理学、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2003年获得康复医学硕士学位授权,开始招收康复医学硕士,2007年获得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方向)博士学位授权。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针灸推拿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黑龙江省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以现代康复为特色”的原则确立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板块、中医专业基础板块、西医专业基础板块和现代康复医学知识板块。学生在掌握中西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康复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进行系统的康复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01人,其中教授35名,副教授40名,讲师9名,师资力量居国内同行前列。重视实践,突出技能,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康复医学实验室已发展成为包括康复理疗区、康复评定室、PT区、OT区、康复体能训练室,能满足康复教学与科研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创造了良好条件。并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加强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六、中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中药学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中药鉴定、质量评价、制剂制备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中药学社会服务型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了解中药新药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应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自学、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文献,并具备初步语言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医药数理统计、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本专业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多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中药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黑龙江省和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所属中药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设立于1972年,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丰富,专业优势突出,多年来在自身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专业始终坚持“以药学事业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黑龙江省,力求为医药事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药学人才,为医药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转化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促进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自身药学教育、科研的快速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时期适应自身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使自己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七、药物制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医药行业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质量管理、研究和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销售及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药剂学及临床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药物制剂和制剂的设计与制备原理、方法及生产工艺;具有产品质量控制与车间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工业管理的初步知识;对本专业科技新进展有一般的了解,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研试验、测试、操作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工艺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主干课程:药剂学、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医药数理统计、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和药物制剂工程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药物制剂专业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和国家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八、制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化学药物与天然药物制备、工程设计与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医药产品开发与研制、分析与测试、工程设计和工艺研究,又能从事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制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生产工艺研究、工程设计、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及药物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药物生产工艺研究,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到药厂、医院制剂室参加各种剂型的生产制作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密切的与生产实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药品生产、制备、检验、新药研究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制药技术、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制药工程学、药物合成反应。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制药工程专业是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和工程设计的技术人才为目标。而新药研究与开发是药品制造的源头,也是制药行业的关键。在本专业的建设中,充分利用我校在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所形成的优势,重点依托我校“中药学”和“药剂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结合制药工程、电工及自动控制、药物分析等学科,着力培养既具有新药研发能力,又懂得药品制造工程技术的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突出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方法、技术和过程的知识,强调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强化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创造性”整体思路,使培养的学生能在制药企业的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发挥作用。

  九、生物技术(制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比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制药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及实验技能,能够从事生物药物产品研制和开发、生产工艺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的生物技术制药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生物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药品营销等工作;在医药经营部门从事质量管理及用药咨询;在药品检验所从事生物药品检验工作。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药物新产品研制与开发、生产工艺研究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能力;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应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制药、药用生物学、药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生物技术原理、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发酵工艺原理、生物新药设计原理。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具有交叉和跨学科的特点,是生物技术与药学的有机结合。本专业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先导,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倡导合作意识,鼓励个性发展,大胆探索,科学管理,形成了团结求实,拼搏创新的优良教风与学风。

  十、中药资源与开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资源与开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中药资源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资源的开发,并能进行创新药物开发研究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等中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开发、生产、加工、鉴别、利用、保护及中药材的引种驯化、规范化生产和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掌握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临学科的新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语文献,并具备初步外语语言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医药数理统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生物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加工与炮制、中药药剂学、中药新药和功能食品开发。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现为省级重点学科——生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开发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承担了“毛脉酸膜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环境调控”及“黄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研究”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毛脉酸膜根中有效成分的研究”等15项科研项目。近十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5余篇,其中有3篇被国际权威索引收录。主编了《中药资源学引论》、《中药房、中药店工作实用手册》、《中药资源新产品开发学》、《现代实用中药栽培养殖技术》4部专著。

  十一、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医药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临床药学等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药物制备、质量控制、剂型设计、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技能,熟悉医药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掌握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临学科的新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语文献,并具备初步外语语言交流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医药数理统计、物理化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该专业以内涵建设为主线,紧密结合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围绕“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注重能力、优化体系、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大胆创新,凝练特色,取得了显著的专业建设成果。该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培养质量得到医药领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十二、食品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背景丰厚,具备扎实的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突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掌握现代食品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胜任食品与保健食品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人体营养与保健咨询服务和大专院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等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技术监督部门、防疫站、乳品厂、饮料及果蔬制品加工厂、肉类加工厂、淀粉厂、淀粉糖厂、豆制品厂、罐头厂、酿造厂等食品企业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工程设计、食品实验优化设计、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食品或与食品领域有关的政策与法规;了解现代食品工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及国际食品领域的发展动向;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熟练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撰写科技论文、参与学术交流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机械设备与工厂设计、功能食品安全评价、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生物技术。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在医药专业方面建设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原有的大众化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加中医药特色,并能突出保健食品的特点。与其他轻工、农业、水产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所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营养学、药膳学、功能食品学及食品安全检测等特点。在课程设置中除设置必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通用知识的课程外,将发挥医药优势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更宽、社会适应性更强、就业渠道更广。

  十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并掌握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疗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医药等卫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为国家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单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单位、医药企业管理岗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并掌握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疗技能。并通过在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药企业集团实践教学,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药管理人才。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修满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合格后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学、财务管理、文秘学;中医基础概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该专业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比较完善的教师队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教师队伍总数的90%以上。教学质量国内一流,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为卫生事业改革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了知识面宽、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医药人才。

  十四、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知识和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事心理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疾病诊疗的复合型应用心理学人才。就业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单位、国家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门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心理教育教学单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并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疗技能,培养成为具备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修满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合格后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心身医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心理学和医学单纯性人才,而是在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背景下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以解除身心疾病为目标的复合型人才。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符合现代心理学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现代心理学教育要求。具有理论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

  十五、医学美容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所需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医学美容技术的基本技能,在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企业、化妆品企业、医学美容科研、教育等部门从事医学美容工作的高级实用型美容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企业、化妆品集团、医学美容科研教育等部门从事医学美容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胜任美容指导、美容顾问、美容师培训、医疗美容整形、形象设计、化妆品调配及营销、美容仪器使用及维护、美容机构高级管理等项工作。

  培养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掌握中、西医基础医学及医学美容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地运用美容化妆、美容护理、形象设计等美容实用技术及针灸、推拿、中药保健、膳食调理等中医药美容保健技术诊治损美性疾病;对求美者进行美容及保健;对医学美容外科整形等进行技术咨询与指导;具备化妆品配制及研发的基本技术,具有指导使用化妆用品及市场开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美容企业策划、运营、管理的能力。学生在学校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主干课程:中医学、正常人体结构机能学、医学美学教程、美容药物学、医学美容技术、美容皮肤科学、美容外科学、针灸推拿美容学、美容化妆品学、美容保健技术、美容业管理与营销、美容心理学、医学科研方法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硕、博招生及培养情况:学生可攻读基础医学各方向及中医外科美容方向的研究生。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医学美容专业开办于2000年,为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是目前国内医学高等院校领先开办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院校之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设施及条件、实习就业基地构建等方面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居于首位。

  专业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室开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实训基地岗位培训等方式使学生具备适应本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的能力。课程设置以中医学、西医学、医学美容、美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偏重于医学美容技术的课程比例,突出了专业特色。在学生实践活动及实习就业方面,适时开放实验实训室,有专业教师指导,进行课后强化训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周末、寒暑假深入美容机构等进行实地培训,增强岗位意识;构建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模式,与省内外具有一定规模的美容机构、化妆品企业、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等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构建了实习就业基地。由于美容业的迅速发展,美容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十六、古典文献(文化传播与信息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从事中国古籍整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以及教学和研究工作,将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古典文献学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掌握古籍整理、古典文献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的国际视角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从事基本的古籍整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媒体推广能力,熟练掌握中、外文文献资料的基本查询、利用手段,并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主干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科工具书使用、古代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医概论、西医概论、中国医学史、西方医学史、中医经典文献导读;现代电子文献学,网站制作与设计,现代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写作、跨文化沟通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由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医史文献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人文与管理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本专业率先定位于信息技术与传播方向,特色鲜明,适应学科发展新趋势。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包括祖国传统医药在内的古籍整理、研究,传统文化培训,图书情报、新闻出版等部门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等方面工作。

  十七、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尤其是医药相关单位)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经过四年学习,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拥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我国市场营销及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市场的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国际市场,拥有对外贸易的具体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商务文秘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勤奋向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药事管理、经济法、卫生法、经济数学、应用统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广告学、期货交易、消费心理与行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商务礼仪与谈判、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免疫、中医基础与临床概论、西医诊断与临床概论、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点、优势和建设情况:本专业建立在我校雄厚的医药和经济管理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市场营销实战经验和大量科研成果。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能各实践教学基地得到良好技能训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掌握经济管理学,又掌握一定的医药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熟悉通行的贸易规则、惯例及政策法规,能够把握医药市场营销的现状和趋势,独立进行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国内外市场开发与营销策划,具有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对这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需求。

[标签:大学专业介绍 大学专业解读]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