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中频道 > 化学竞赛辅导 > 化学奥赛与化学教学

化学奥赛与化学教学

2007-10-24 15:08:10学而思教育文章作者:高考网教研组

  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赛中连年取得骄人的战绩,极大地鼓舞、激励了广大青年学生。他们在欣喜、羡慕之后,便是投入。要通过自己的拼搏,为祖国争光,展示自己的才华。作为教师理所当然地加入了这一行列。

  重点高中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形势。学校既要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又要为高等学府培养优秀的后备军。学生求知欲旺盛,他们既想高考成功,又想在竞赛中夺魁。升学考试与竞赛能否兼得?竞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竞赛是很严酷的。半分之差就会名落孙山,学生辛辛苦苦付出的心血到头来会不会付诸东流?在国家教委发出停办各种奥校、奥班,竞赛成绩不与升学成绩挂钩的通知后,备战奥赛到底会不会影响升学?这是许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几年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有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任何竞赛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空中楼阁”可能昙花一现,绝不可能持久。基于此,要参加化学竞赛就必须把中学化学教材吃透。几年来,我一直把过中学化学关,作为参赛的第一仗。总结起来就是:狠抓基础,强化训练,温故知新。

  化学竞赛,既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又要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的知识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是高深的,知识面是宽的。对教师来说是困难的。在大学学过的课程,几年,十几年不用都逐渐淡忘了,颇有力不从心之感。为了更好地开展竞赛辅导工作,只能抓紧时间重新学起。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在大量付出的基础上自身实力大大增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会显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会更深刻地领会到教材内容,更准确地揭示知识规律。使得课上教学,课下辅导更有生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遇到问题,他们要追根究底,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乐此不疲,自然会投入得更多,会更好地掌握知识;对竞赛而言,只有更多的学生投入,才能优中选优,在竞赛中力挫群雄,夺取桂冠。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来不能成大器。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有所突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强调基础的重要,强调全面发展。绝不能为一已私利鼓励,诱导学生单科独进。急功近利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是对职业道德的亵渎。科学发展的事实一再证明:只有各科都具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对科学的发展有所贡献。原复旦大学校长华中一教授曾说过:“我不希望同学们给自己贴上化学标签,只会化学。”可学生还年轻,不成熟,对竞赛名次看得很重。为了能有所突破,常常会大胆舍弃,甚至孤注一掷。这更需要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关心学生,讲清利害,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或有侧重地全面发展。

  竞赛内容是教不胜教的。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老师教,不如说是学生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确定重点,哪些该深刻理解,牢固记忆,哪些可一般性掌握。学会归纳、总结、对比、类推,把浩如烟海纷杂的知识梳理成章,做到触类旁通,自学能力的增强会大大促进其它各科的学习,形成备战奥赛与各科学习的良好伙伴关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既是奥赛的需要也是国家举办奥赛的目的所在。片面强调金牌,为了化学而化学,实在是偏离了奥赛轨道。有的学校在备战奥赛过程中挤占其它学科时间,使学生畸形发展,虽然因竞赛名次好,侥幸进入大学,但毫无竞争能力,苦恼不堪。这是学校的悲哀,教师的悲哀,这是对学生的摧残。

  既然在学习中各科之间是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的,那么在选材过程中就要: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生有志致力于化学研究,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要鼓励,要引导学生从自发学习过渡到自觉学习,立志为祖国的化学事业做一番贡献。但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学有专长的“会学”人才,又要培养能牢固掌握知识的“学会”人才,要保证学生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有余力者参加课外辅导。但切忌轻率地拒学生于门外。拒绝是简单的,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是深重的。强烈的自尊、自重之心是追求事业成功的一种保障,一旦受到伤害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最次是对化学的冷淡。所以选材要有一个适中的标准。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使学生不因参加化学辅导而影响全面发展,方法之一是由任课教师推荐,方法之二是自愿报名,考试选拔。在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之后,对辅导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再重点培养。

  1.压任务。竞赛内容深而广,没有学生的大量自学是不行的。布置自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给学生规定一周之内需读的章节和内容。

  2.常督促。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可以随机提问,可以布置解题,可以共同探讨疑难。督促搞好其它各科的学习。

  3.勤指导。高中生读大学教材,尤其是从高一就开始读,他们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是达不到的。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甚至是难以逾越的。教师要耐心辅导,精心讲解,深入浅出,用“已知”处理“未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针对竞赛内容的阶段性,对教材内容要大胆删舍,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在量力而行的原则下稳步向前。

  4.多关心。学生寄宿就读,在完成正常学业之余又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会遇到各种各样生活上的困难和情绪上的波动。这就需要教师多方关心,体贴入微。情感上的交流,生活上的帮助,会化作无形的动力,使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会更投入地学习,从而在竞赛中取得佳绩。

   5.讲责任。学生们对祖国目前科技水平落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体会得很真切。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会感到肩上的责任。参加省、国家乃至国际奥赛又是何等荣耀!国家、学校、家长对他们的期望是何等殷切!只要我们因势利导,讲国家的需要,讲科技事业的需要,讲参加奥赛的同学们成功的先例,介绍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激励学生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刻苦攻读就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持久的斗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6.重协调。资优的学生都是全面发展的。他们往往可参加几科竞赛都取得好名次。究竟参加哪一科高一级的竞赛上往往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协调。既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又要本着为国育才的目标出发,抛弃一己私利愉快地允许学生“跳槽”。这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展示才华,又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切不可“小家子”气。

  自1988年以来,在学校和市教研室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我的学生在化学奥赛中取得了国家一等奖1名,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二等奖2名。省级一等奖1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通过化学竞赛直接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等重点名牌大学4名。在高考中因化学成绩优异而使总分大为提高,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就更多了。宁波同学化学高考成绩98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1991年化学小组同学高考成绩,总人数37人,95分以上3人,90分以上2人,85分以上15人,80分以上10人,75分以上7人,总分3053分,人均分82.5分超出年级平均分11分多。

  1994年化学小组同学高考成绩,总人数24人,145分以上2人,140分以上7人,135分以上7人,130分以上3人,125分以上4人,99分1人,总分3224,人均分134.3。超过年级平均分20多分。(另有7人被保送未参加高考)

  总之,只要我们以育才为主要目标,刻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后学有特长,就一定能奥赛、高考两不误,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标签:化学 奥数杯赛]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