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备考策略 > 考前一个月,怎样备考更有效?(2)

考前一个月,怎样备考更有效?(2)

2024-05-10 22:53:21北京考试报


高考


  地理:用好抓手实现跃升

  张东宇

  北京市第八中学

  经过一、二轮复习的反复夯实,下一阶段的备考任务是知识体系的整理,技能方法的复盘和学科素养的深化。思维导图、试题分类、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是实现从知识到技能并最终内化为核心素养的三大抓手。

  一、知识入图,筑牢结构起高楼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地理的备考过程就像是建大楼,学科知识点好比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备齐建筑材料只是建大楼的第一步,还要将知识以成结构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只有成体系的知识,才不会被大脑快速遗忘,以便于灵活地解决问题。考前一个月,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绘制或借鉴成型的导图,有效整合散乱、孤立的知识点,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试题分类,见招拆招成高手

  二轮复习阶段,通过对比研究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命题设问规律,掌握一套“见招拆招”的解题思维方式,是实现解题技能跃升的关键。考前一个月,考生要对命题进行分类,归纳各类问题的作答方法,形成应对综合题的方法体系。

  三、回归教材,研读案例提素养

  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是深化地理核心素养的最佳抓手。例如,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中的“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初读之下是故事,再读之下是知识,反复读之,才能从这一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困境和再发展中,读出因地制宜的学科思想,感悟要素综合的区域认知方式,体会区域关联的发展之道。在高三复习的收尾阶段,回归教材,在经典案例中体会地理逻辑、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念,可以达到删繁就简,端本正源的效果。

  政治:加强审题掌握核心

  徐明辉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在最后的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引起重视、加强训练,从而稳定发挥,考出优异成绩。

  一、加强审题能力

  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思政学科共有7本教材,考生既要注重模块内知识整合,又要注重模块间知识联系,根据要求综合运用知识作答。

  其次,拆分设问层次。有的设问含有“问中问”,针对每个问题,考生要从不同方面或层次思考,如果漏掉某个方面,或者沿着一个方面无限深入,就会出现失分现象。

  再次,分清设问类型。主观题大致可以分为描述归纳、解释论证、过程分析、问题解决、辨析评价等类型。设问类型不同,答题的思路与逻辑就不同。

  二、把握核心主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主要通过选择题和综合运用所学来考查,考生要掌握时间节点,明确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成就,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于《经济与社会》模块的考查,考生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和发展方向,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整合。《政治与法治》模块备考要依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主线,从主体角度掌握党、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公民等内容。考生备考《哲学与文化》模块要掌握矛盾、联系、发展的观点、实践观点、群众观点、价值观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

  三、关注时事政治

  思政学科主观题命制主要以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政策为背景。考生要关注中央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成果、社会热点及北京市重大民生问题等,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等理论。

  物理:回归教材查缺补漏

  梅晓璇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来到高考前一个月,同学们经过一模、二模的检测反馈和分析总结,应该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备考最后阶段,通过回归教材进行查缺补漏是考生最为重要的工作。

  一、有效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要紧扣基础,加深理解。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生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原理、规律追根溯源、加深理解。

  回归教材,要梳理体系,建构关联。高考命题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高中物理整体知识体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回归教材过程中,考生要有意识地梳理各章节、各知识组块间的关联,从知识和方法等方面建构联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结构体系。

  回归教材,要定位突破,逐点贯通。回归教材不能平均发力,要利用好平时的错题积累、难题积累和典型题积累的资源。复习至此阶段,能够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往往是那些以前流于表面、而目前可以深化突破的知识点。

  二、对标查缺补漏

  对标非主干、边缘知识点的查缺补漏。有缺漏的知识点,经常出现在光学、热学、原子物理等非主干和边缘部分。对这些知识点再落实、再巩固的一个好做法,是查阅自己的错题本,或以前做过的高考题、模拟试题等,考生可以把整理出来的错题,对照教材梳理相应知识点和相关知识背景的来龙去脉,做成可以随手翻阅、随时查阅的知识点卡片,方便重复和巩固。

  对标习惯性、定式失分点的查缺补漏。查缺补漏的工作不限于知识点,也包括习惯性的马虎。例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混淆重物重力势能的变化量(-mgh)和减少量(mgh),混淆摩擦阻力对物体做的功(负功)和克服阻力做的功(正功)等;还包括思维定式造成的审错题意、自行增加题设条件等;以及卷面书写不规范,例如习惯性在原始方程上划去符号、写连等式、数值结果不写单位、矢量没有说明方向等。考生要把这些缺漏归类汇总,逐一加以落实和矫正。

  对标典型题、思维发散点的查缺补漏。新情境试题的解决困难,根源仍然在于对典型问题和典型方法存在理解的欠缺,而这两者恰恰是发散创造的基石。

  化学:颗粒归仓调整心态

  韩建丰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2024年高考即将到来,化学学科如何复习备考,如何将备考效益最优化,是考生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需要学科间协同发力、学科内的颗粒归仓和查漏补缺,才能科学、精细地做好最后的备考工作。

  一、淡定从容,回归本质

  回归教材,自主做好教材阅读、错题回顾工作。抓手为:化学五本教材的阅读;本区的期中和期末以及一模和二模四套化学试卷的整体归纳;重点区域一模试题对比、分析和总结。

  回归课标,认真研究高考题,思考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趋势,做好心理准备。在注重基础点、难点和重点的情况下,考生应避免做非常“偏、怪、难”的试题,将“死记硬背”转向“迁移应用”,“机械刷题”改为“模型提炼”。

  回归系统认知,通过适度的试题训练帮助自己持续完善知识框架,进一步促成知识成系统、成网络,弥补自身第一、二轮复习中的知识漏洞。方向为化学知识、化学观念、解决问题的角度、书写规范和时间把控等5个方面。

  二、优化身心,提升产出

  最后一个月中,调整好身心状态非常关键。同学们需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化学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单位时间内的产出。

  生物:志笃行稳功到自成

  陈康

  北京市第八中学

  距离高考已经很近了,考前的有效复习备考,对成绩的稳中提升很关键。本文将从知识复习、能力训练和时间把控三个方面给予考生建议,实现高效备考。

  一、回顾教材,夯实基础

  回顾知识的过程中,考生首先要关注教材的黑体字,这往往是核心概念,如表观遗传、自主神经系统、生态位等。其次,要关注“过程”,高中生物强调过程和机理,如光合、呼吸的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等。最后,要关注平时易写错的名词概念,如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其中的“囊”字容易写错;纺锤体中的“锤”是金字旁等。

  建议考生在课间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诸如“你问我答”的方式检测知识掌握情况,不仅效率高,还容易查到自己忽略的地方。

  二、重温经典题,熟悉常见设问解答策略

  主观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应用、思辨和创新的生物学学科能力。虽然每道题的情境千变万化,但是常见大题的设问普遍为结果/结论类、推测/总结类、原因/理由类、实验设计类、生命观念类(如结构功能观、稳态平衡观等)。因此,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可把老师讲过的经典题(如一模、二模、高考题等)拿出来品味,通过对这些题的回顾,可再次熟悉常见设问的解答策略,提升科学表述和规范答题的能力。

  三、坚持适应性训练,锻炼时间把控

  生物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选择题一般25分钟以内完成,大题平均一道10分钟,遗传题可以放宽至12分钟。因此,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要坚持进行题目训练,一方面保持手感,一方面锻炼做题的时间把控。建议考生每天坚持限时训练2道大题,做完就立即核对答案,进行反思,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

  此外,考生可一周进行一次整卷练习,按照生物高考的时间进行,以锻炼整卷的时间把控。题目优先选择近3年的北京高考题或今年其他城区的模拟题。

 

[标签:备考 中学生备考 2024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