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有妙招-原因、背景类
2024-04-27 14:38:11网络转载
原因、背景类非选择题的设问通常分两种:一是限定性设问,即题目中设置限定词语的设问,如某一事件(或现象)出现的历史、经济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根本、主要、直接原因,主客观原因或内外因等;二是宽泛性设问,即题目中没有限定词,直接设置为背景、因素、原因、条件、依据等。
答题方法
1.限定性设问
根本原因 |
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
主观(人为)原因 |
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方针以及统治者的作为等方面进行思考 |
客观原因 |
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对立面(对方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
2.宽泛性设问
可从(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1)经济上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上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上可以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不论是限定性设问还是宽泛性设问,解答时,首先注意审清问题,明确答题方向;其次恨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背景(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应注意不同类型的原因回答角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