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归类——史传类 1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归类——史传类 1

2023-11-08 16:24:09网络转载


高考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衰”或“亡”相反。

  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本:根本。基:基础。)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4.豪:收天下之豪杰。所居郡,必夷其豪。

  卓越的人,豪杰。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gěng)、耿(介)、厚、(仁)矜、悫(què)、刚、毅、恺(kǎi)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nìng)、诈、(chǎn)、谲(jué)

  1.鲠(gěng):直爽,正直。骨鲠:正直,刚强。

  如《后汉书·任隗(kuí)传》:鲠言直议,无所回隐。(回隐:回避,隐藏。)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韩非子·五蠹(d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蠹: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虽有:即使有。勿怪:不足为奇。)

  3.厚:忠厚,厚道。

  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木强:性格质直倔强。)

  4.矜、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

  如《汉书·冯参传》: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5.悫(què):悫,诚实,谨慎。

  如《史记·孝文本纪》: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6.刚:刚强、坚强。

  如《论语·公冶长》:吾未见刚者。

  7.毅:意志坚定,果断。

  如《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弘:广大,宽广。)

  8.恺(kǎi)悌:亦作“岂弟”,或作“恺弟”。平易近人。

  如《后汉书·贾逵传》:性恺悌。

  9.鲠切:刚正率直。

  如吴伟业《行路难》诗之十一:弹劾中黄门,鲠切无所避。”

  10.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如《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1.奸:邪恶,狡诈。

  如《商君书·农战》:不可巧取(官爵),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

  12.佞(nìng):善辩,巧言谄媚。

  如《论衡·答佞》:何必为侫以取富贵。

  13.诈:欺骗。

  如《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以诈破之。

  14.谄(chǎn):巴结,奉承。

  如《荀子·修身》:谄谀我者,吾贼也。(谀:阿谀奉承。)

  15.谲(jué):欺诈,玩弄手段。

  如《论语·宪问》:齐桓公正而不谲。

  补充

  勤:努力,尽力。“勤王”,为王事辛劳。

  恭:恭敬,谦逊有礼。

  循吏: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才智出众的人。孤高,不趋时。

  切:恳切,率直。介:操守,志节;独特,不合群。

  矜:夸耀;骄傲自满;庄重;同情。

  五、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1.行:品行。

  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2.德、操:品德,道德,品行。

  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如《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

  3.节:气节,节操。

  如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时穷:困难的时候。)

  4.清(廉):清正廉洁。

  如《东观汉记·周泽传》: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

  5.贪:贪婪。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

  6.淫:荒淫。

  靡:奢侈,浪费。

  六、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1.恭:恭敬,谦逊有礼。

  如《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年老,素恭谨。(相国:官名,指萧何。)

  2.敬:尊敬,尊重。

  如《论语·先进》:门人不敬子路。

  注意:“恭”和“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3.重:敬重。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睹诸葛亮奇雅,甚敬重之。(睹:看见。)

  4.尊:尊重。

  如《史记·蒙恬列传》:始皇甚尊宠蒙氏。

  七、表受到诬陷的:中、谮(zèn)、诬

  1.中(zhòng):中伤,污蔑别人使受伤害。

  如《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

  2.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如《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残贼:残害。加累:以罪恶累害别人。)

  3.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如《宋史·秦桧传》:其顽钝无耻者,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

  八、表赞扬的:多、嘉、誉、与、许、叹

  1.多:称赞。

  如《史记·商君列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2.嘉:赞美,嘉奖。

  如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誉:称赞,赞美。

  如《庄子·盗趾》: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4.与:赞许。

  如《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5.许:赞许,赞同。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6.叹:赞叹,赞许。

  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权:孙权。齐肃:整齐严肃。)

  九、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1.恶(wù):讨厌,不喜欢。

  如《大学》:故好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厌:讨厌,厌恶。

  如《史记·主父偃传》:诸公宾客多厌之。

  3.憎:恨,厌恶。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甚憎齐。

  4.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

  如矛盾《雨天杂写之一》:秦始与汉武并称,而今褒汉武而贬秦始。

  5.怨:怨恨,仇恨。

  如《史记·秦本纪》:缪(miào)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6.患:憎恶,讨厌,厌恶。

  如《左传·晋灵公不君》: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7.疾:恨,憎恶。

  如《宋史·樊知古传》:吾疾贫富不均。

  十、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过:责备。

  如《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责:责备,责罚。

  如《史记·殷本纪》:悔过自责。

  3.咎:责怪,责备。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咎其欲出者。

  4.诛:责备,谴责。

  如李陵《重报苏武书》:汉厚诛陵以不死。

  5.让:责备,责怪。

  如李陵《左传·僖公五年》:寺人披请求进见,公使让之。

  6.谴:责备。

  如《战国策·东周策》:太卜谴之曰。

  7.尤:指责,归罪。

  如《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8.折:指责。

  如《三国志·魏书·傅嘏(gǔ)传》:季布面折其短。

[标签:语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 语文知识]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