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来源:高考网整理 2021-09-20 15:12:39
高三政治教案:《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 自主探究
1.读一读:读一读课本31—34页,明确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要求】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
二、基本观点: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能力: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本质,并且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学习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学习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客观性。
2.填一填: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哲学上的运动是指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物质是 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是 的运动,运动的主体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 。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 、 和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不是不运动,是不显著的运动。静止是 、
和 。
③万事万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④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 。
b.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
(2)规律是 ,要求我们办事情必须 。
(3)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 。
3.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静止的事物,它们是真的静止吗?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 探究一:(课本p31)
(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 探究二:(课本p33)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释疑解难
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的客观性表现:
①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一直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承认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们利用规律的表现为;
①人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遇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者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3.巧建结构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