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的【学习方法论】
2021-05-15 08:59:54高考网整理
高一历史的【学习方法论】
为什么高一孩子历史会学习不好?
一、 缺乏四种意识
1. 审题意识:初中题目的设问以单一问题为主,而高一题目则以复合问题为主。学生对题目层次和逻辑的理解难度加深。
2. 属词意识:初中题目的语言相对形象具体,而高一题目的措辞更加抽象和复杂,学生对题目措辞缺乏精准理解,影响对含义的判断。
3. 变通意识:初中题目以知识再现为主,而高一题目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很多学生仍只会照搬笔记。
4. 逻辑意识:初中题目较少论述题,而高一已出现,但学生不会提取和形成观点,不会展开观点,不会组织史料,不会将英语和语文的文法用于历史。
二、 缺乏三项能力
1. 概括能力:初中题目也有概括,但材料相对简单。高一题目要求学生对复杂的图文材料进行概括归纳总结,但学生基本是复述材料。
2. 叙述能力:初中题目的答案短小简单,但高一题目的答案往往要求学生叙述历史过程,但学生不会按照历史表述的基本语句结构来组织答案。
3. 解析能力:初中题目少有解析题,但高一也已经出现。学生可能对所学很熟但不会分析新的历史材料并运用所学背景知识加以解释。
三、 缺乏两个过程
1. 训练过程:初中学习历史主要依靠记忆。高一学生仍有两大终极误区——历史靠背就能学好,学习历史将来只能考古,所学不重视题目尤其是材料题训练。
2. 思考过程:初中学习历史需要理解,但高中更需要对历史进行宏观演变的把握,历史比较研究和深层次线索的梳理,不思考无法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既然已经知道了真正问题所在,
那么如何解决呢?
1、针对缺乏四种意识
加强解题能力训练,关注学校配发的练习册和教材中的单元引言部分。四种意识的缺乏,核心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比如论述题目和史料解读题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见多识广。同时要关注题目中的标准答案,跟着老师提炼和概括相关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
2、针对缺乏三项能力
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多阅读些历史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同时训练分析和概括史料的能力。
3、针对缺乏两个过程
首先要端正态度。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正常的。如果只把历史当作副科,或者觉得临时抱佛脚就能得高分,肯定不行。
其次要学会勤于思考,上课主要听讲。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一般会强调两个东西: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考察频率。重点知识着重把握,非重点知识兼顾把握,课上主要把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搞明白,剩下都是课下的功夫。
最后善于总结题目答案和知识整体。比如,提到中国古代史的改革,不管是商鞅变法,还是周世宗改革,亦或是庆历新政或者王安石变法,主要都在做一类事: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训练军事、缓解矛盾,等等。如果把这些东西弄明白,配上必要的努力,成功和好成绩自然水到渠成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