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略(4)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攻略(4)

2021-05-09 15:13:02高考网整理


高考

  古诗鉴赏

  一、考点归纳:

  1.识记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掌握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二、常规考题题型归纳:

  1.填空题或选择题:

  (1)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知识】

  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和文化其他诸多方面的知识,如古人称谓、风俗礼仪、纪时方法、器物名称、科举名称等】

  (2)理解诗句内容:

  思路:  1)通读文本,借助注释,整体把握。

  2)  关注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概括内容。

  (3)找出与诗题照应的词语:

  思路:1)看清题干,理解诗题。

  2)大致把握诗意。

  3)寻找意思照应词语。

  2.选择题(对诗歌内容、手法、语言特色、风格等都有涉及)

  错误选项类型:

  (1) 情感、主旨把握不对(过度拔高或理解太浅)

  (2)修辞分析错误 (概念错误、理解太浅)

  (3)写作技巧分析错误 (概念错误、与主旨不符)

  【这五年已考过的写作技巧】:比兴、反村(以乐村哀)、用典、各种表达方式等

  (4). 文学常识或记诵错误

  【这五年已考过的文学常识】题材(咏物)、律诗的格律要求等

  (5)语言特点、作品风格牵强附会(语言风格特点:平实、质朴如璞玉、明快明白晓畅、明丽、瑰丽、华丽、雄浑、骨力挺健、豪放、悲慨、俊爽、冲淡、旷达、悠远、禅意、委婉含蓄、隽永、蕴藉、沉郁顿挫、清新自然、清水出美蓉、飘逸、细腻、诙谐幽默、讽刺犀利、艨胧晦涩、绮丽香艳等等)

  (6) 逻辑错误,如因果不合,主次颠倒等。

  (7)其他。

  思路:

  1)透彻理解诗歌,包括诗歌题目、作者生平经历、诗歌每句内容(景物、特点、情感)、注释。

  2)逐句分析选项。

  3赏析题:

  (1)如何运用表现手法或描写手法等,表达作者情感:

  答题步骤:手法+内容分析+表达情感(这五年考过的手法有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厘清概念】

  (1)   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3)写景技巧:各种感官、色彩、动静、空间、虚实、正侧面、反面村托:各种修辞:精准动词

  (4)抒情技巧

  (2)鉴赏字或句的表达效果:

  步骤:  1) 解释字或句的含义。

  2)思考字或句本身在表达上的特点。

  3)描述性翻译所在诗句,概括画面。

  4)揣摩与上下文关系。

  5)抒发的情感。

  考词语:联系散文词语的鉴赏方法

  考句子:修辞、表现手法、写果技巧、写人技巧、抒情技巧

  【拓展】

  (1)与课内诗词比较

  1)两首作品里的意象和特点

  2)两首作品的感情。

  3)两首作品所有的表达技巧,

  (2)分析情感:

  分析情感题,一定是复杂的情感。

  1)厘清诗歌中有哪几种情感

  2)找到能体现情感的相应诗句进行分析

  小结:所有的评价题格式:观点+举例+分析+总结

  注意:如有古人评价,先看懂古人评价,再围绕古人的评价来回答问题。

  a.介词:以,于、为、因、与;           b.连词:而、则、以、因、且、与、然、虽

  c.助词:之、所、者、也、矣、耳、乎、、夫、其;       d.兼词:诸、焉

  文言虚词: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判断用法的方法: a.看它所处的位置    b.连接的词的词性

  c.连接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是介词;d.连接的动词、形容词、句子是连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赋分点】:1.译准词义:实词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  3.译准句

  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 (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4几分即有几个得分点。

  【思考要点】

  (1)先整体观察有无特殊句式

  (2)固定结构;

  (3)重要的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词等

  (4)重要的虚词:见上2

  (5)通观全句(看看是否有重要的典故、修辞手法等)及前后文,理顺文意(文从字顺,句意明确)

  翻译题的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附】:a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在翻译句子时要体现出句式特点

  b.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名作状、名作动、动作名、形作名、形

  作动。

  【归纳思路】:a观察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据此推断其大意,补出省略的成分。b在试卷上标出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如倒装句就调整好语序c划出人名、地名、年号及官职名称等。d划出有语法现象的词,如词类活用、通假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e唤醒记忆,结合语境,推敲重要的实词

  4.断句:

  断句是学生文言水平的综合考查。可以采取这些办法:(1)抓住句式、固定结构等语法结构,如“为……所……”,一个固定结构为一个停顿的依据;(2)抓住动词,动词时谓语的核心,也是句子的核心,抓住了动词,也就抓住了停顿的依据;(3)抓住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不可断开,也是判断停顿的依据,当然,断句的依据还有很多,如抓住虚词特别是语气词,抓住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等等,不一而足。

  【方法点拨】

  (1)根据实词断句:名词、代词、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

  (2)根据虚词断句:发语词和句首助词常出现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其前自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一般也用在句首,在这些关联词前可点断;句末语气词等常用在句末,其后往往能断句。(发语词:盖、夫、惟;关联词:而、且、然、则、故、是以、至若、若夫、然则、抑; 反问语气词:其、岂、宁; 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哉、欤、焉、邪、耶。)

  (3)把握句式特点进行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

  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思考要点】: (1)诵读这个篇段,大体了解全文内容。

  (2)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谁与谁对话。

  (3)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4)看分数,2分,两处断;3分,三处断等,

  5.概括内容:

  概括某段内容:理出条理,分层再概括

  概括主旨/主要观点

  【思考要点】: (1)了解全文内容,故事基本情节,人物关系。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观点。

  6.写作特点:

  人物塑造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叙述特点:补叙、详写、选材特点等。

  7筛选信息

  A.概括人物性格

  (1)概括人物品质,必须在冲突中观察。观察人物行为与自已性格、身份的反差,

  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

  (2)注意问法,品质是道德层面的,性格是天性层面的,人物形象是身份+性格+

  品质。

  (3)强调字数要求,提高分析、概括的难度。

  【思考要点】: (1)从基本事实(主要事件)入手,抓住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抓传

  主背景、作者意图和人物关系

  (2)整合评论性、概括性的词句进行概括

  B.简答题

  1)找到信息所在的区域;  2)将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筛选、整合做准备; 3)筛选整合信息; 4)根据题干要求的句式进一步整合,归纳。如概括归隐原因、概括主要成就、施政的具体策略、概述变化过程等

  8.拓展(模考题型)

  A、简析人物形象或概括主要形象特点

  人物形象是身份+事件+性格+品质【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如为人、为官、为文等】

  注意提问方式“简析”与“概括”的不同。简析要事件,概括不需要

  B、简要分析刻画形象的多种手法:

  如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等)、对比手法、侧面村托等

  C、分析写法的作用:

  主要是突出人物什么心理、性格、品质

 

[标签:高考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