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闻 > 八省联考历史试题解读(2)

八省联考历史试题解读(2)

2021-01-29 13:20:16网络整理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这次辽宁省模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

  从第一部分所列表格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诸子百家、近代习俗变迁、近代民主政权建设、现代工业发展等,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其次,尤其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的考查,如“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全球化”等,如果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想得高分很难。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全卷共使用图表4处,其中绘画2幅、表格2幅,这要求考生会读图、用图,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20题,选用生活情境——我国部分全运会主题(宣传)口号,要求考生“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设问要求开放,既避免了学生生搬硬套“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又有效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三项关键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是为今年辽宁省首届新课标高考练兵,也是继山东等省之后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一次有益探索,有不少新举措、新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对于正在使用或即将要使用统编新教材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三)重庆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如选择题第1题,要求考生结合出土的利簋及其铭文拓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等信息,分析这些信息对研究当时历史的意义。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该题锁定在“西周”并结合相关信息,独立解释历史材料的能力。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学生在评价西方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时,要有清楚的立场设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从所列设问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这件大事……这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等都依托于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要把基础知识夯实。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8题,选用生活情境——“几年前人民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 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了。人民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提供素材,生活化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中外关联,相互渗透

  如第18题,虽然是西方人的观点,但实际上考察的仍然是对鸦片战争的看法,要求学生在评价西方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时,要有清楚的立场设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此类试题在本次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类似的还有第4、7题等题目。

  5.不足之处

  (1)选择题第2题完全是文言文阅读,加大了阅读的难度,不符合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

  (2)选择题第14题,材料阅读量过大,也不符合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趋势。

  (3)出现组合型选择题。

  (四)湖南

  1.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

  注重5大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分封制(图),时空概念考查明显。如选择题第2题,列表呈现史料,史料实证考查凸显。如选择题第4题,展现钱币图,重在考查历史解释。又如非选择题第18题,要求考生呈现中法近代文化相互借鉴,考查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另外,也有对湖南地方史的考查,如第8题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高中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也是这次湖南省模考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特色,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对必备知识考查的要求。

  从第一部分所列表格可以发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分封制、近代习俗变迁、民族工业发展、近代探索救国道路等,这也是全国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其次,尤其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的考查,如分封制、九品中正制、工业革命的影响、冷战等,如果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要想得高分很难。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其中地图、表格、图片、漫画占有相当比例,这要求考生会读图、用图,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创新试题情景,考查关键能力

  如第4题,通过提供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的钱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湖南省试题总体上沿袭了全国卷的风格,只是题量、分值变化了,但考查的方向、题型的特点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是为今年湖北省首届新课标高考练兵,也是继山东等省之后对新课标下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一次有益探索,有不少新举措、新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对于正在使用或即将要使用统编新教材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重大启示意义。

  (五)广东

  1.试题结构与题型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试题结构采用了16+3+3的结构,与老高考全国卷相比,除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数量不同,试题的结构和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相比,开放性试题明显减少,试题体现了相对的延续性。

  2.模块考查比重发生变化

  老高考全国卷中,政治模块的比重,特别是在选择题中比重较大,而广东模拟卷政治模块的比重明显下降,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模块比重明显上升。

  3.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

  第17题考查古代史(中西古代文化交流);第18题考查近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题考查近现代史(近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

  4.试题呈现形式打破常规。

  如选择题出现两道先秦时期的选择题;选择题中图表类试题明显减少,只有一道图表型选择题;选做题的分布也打破常规,之前的选做题一般是两道中国史、一道世界史,而这次广东模拟卷的选做题则是一道中国史、两道世界史。

  5.试题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非选择题第17题第(2)问关于史实的补充和第19题关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纺织业的发展,重视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史学探究能力。第18题通过考查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意培养、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6.试题注重与时事的联系

  第9题、第10题、第18题和第20题均可以与时事热点相联系。

  (六)河北

  1.反其道而行之,突破了考生对教材及史学素养试题固化的认识。


  (1)突破了考生对教材的常态认识,综合信息非常丰富:如第1题,这道题是很有特色的。此道题把分封制中各诸侯国的分类(王室贵族、先代贵族、功臣)、商代的“兄终弟及”及教材中提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糅合在一起考查,得到的结论是与考生顺向思维相反的结论,此题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考查知识也非常隐秘。

  (2)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但逆向而行之:如第16题,这道试题是其他省份没有的题型。其他省份有一材两问的(选做题较多),有一材一问的(论述题较多),也有两材两问的(常规材料题),但像这种三材一问的,很少见,可以说绝无仅有,其设问也较为独特。“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不符合宋朝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这个设问与通过材料来补充信息的试题不太一样,而是指出材料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反其道而行之,考查考生甄别史料真伪的功力,是很有创新的一道试题。

  2.注重对时代热点进行回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如第18题,通过我国中医发展的两则史料,一是回应时代热点(新冠疫情),二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三是唤起考生对中医学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加强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考查

  如第4题。这道试题伪装得较好,通过“畿辅之地”这四个字,可以判断是河北。

  (七)福建:

  持续更新中……

  (八)江苏

  1.题量减少,适应新高考模式。


  本次模拟卷历史试题的巨大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综合改革模式的不同,本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是75分钟,满分100分,这与2020年江苏高考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有较大不同。75分钟给江苏省未来的题型留下了很多值得想象的空间,如选择题可能采用15-16题(1题3分)或者24题(一题两分)的模式,非选择题沿用全国卷52分模式

  2.“教考分离”“教考结合”,平稳过渡。

  对于试题中的必修或者选修模块,2020江苏高考卷和2021年江苏模拟卷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教考分离”和“教考结合”的趋势。一方面“教考分离”体现的是教育公平和对关键学科的考查,另一方面“教考结合”则是对历史本质的回归。2021年江苏模拟卷运用了新材料、新形式,如大量的表格、地图、漫画。选修大题直接选用课本部分,延续去年的风格,分别考查了福泽谕吉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秦始皇修建直道、良渚文化、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些在2021届的复习中值得重视。

  3.体现学科素养和时代特征

  同时,教考结合还体现在对于时代特征的理解,时代特征源自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如第7题对武昌起义的理解,就应该结合不同时期的史料和史学家的立场。又如第17题,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体现出不仅注重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还渗透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在材料十分陌生的情况下,教材基础知识是进入题目思路的钥匙,不论未来江苏省题型是否延续稳定风格,其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定是不变的。

  相关推荐:


  高考新闻资讯汇总


  2021年高三新高考八省大联考试题简析

 

[标签:高考新闻 2021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