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名校模拟高考作文:社会需要温暖,他人需要理解
2020-03-26 16:39:43网络整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6月6日下午,南京33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了。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为了乘客的安全,王师傅一直都在克制。更没想到的是,几站后,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送来一张小纸条……
王师傅称,他至今还保留着这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爷爷,您是好司机,赞!!!”
王师傅说:“拿到纸条我感到心里暖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后来,调取车上监控发现,当时只是人多拥挤,车门并没有夹到这名男子。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理智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次命题是“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指向来立意行文,就事论事,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
从材料的内涵来看,驾驶员王师傅忠于职守,担当起了社会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克制忍让,为自己并不存在的“过错”反复道歉,坚守着职业道德的底线,可以看作是社会正义、职责担当的代表,是大量社会基层人员的缩影,是定向引导——“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中动词“理解温暖”的对象的具体表现,这一点要认识到位。
与此同时,发出“理解温暖”这个动作的人,也应该仔细确认,从材料来看就是那名“中学生”,正好和写作者身份相同,都是学生。同类人有共同的情感体验,有共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表达出真情实感,这也恰恰是任务指令设置的匠心所在。
所以,明晰材料的内涵,找准材料聚焦的对象,把握住定性引导的方向,是准确审题立意,顺畅构思行文的保障。
【佳作赏析】:社会需要温暖,他人需要理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社会需要温暖,他人需要理解”。
时空流转,岁月不居,唯有那一张纸条,至今让王师傅难以忘怀。那时,33路公交车上车时人多拥挤,一名男性大喊被门夹了。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该男子不依不饶,王师傅一直都在克制。后来师傅收到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爷爷,您是好司机,赞!!!”
小小的一张纸条,传递着对王师傅遭受委屈后克制忍让的理解和赞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被夹男子的反复责骂,王师傅的心情一定是非常复杂的,满腹无人理解的愤懑,甚至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委屈和痛苦。我想,那时的他是多么无助,多么希望能有人理解他、安慰他。最后,一张纸条出现了,虽然晚了几站,但它对王师傅受伤的心灵而言,无异于久旱后的一场甘霖。试想,如果事情向反方向发展,如果王师傅与“被夹”男子对骂,如果他不是一直克制忍让,而是放任情绪的巨浪冲天而起,我想,类似“重庆公车坠江”的事件可能会重演。
小小的一张纸条,饱含着对王师傅们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精神的歌颂和赞美。
一位公交王师傅的克己忍让、忠于职守,保障了公交的一路平安畅通;一位环卫王师傅的按时出现、认真清扫,保障了一条街道的干净整洁;一位交警王师傅的及时引导、指挥交通,保障了人车的畅通和安全。他们,也许是社会大家庭中微不足道的一员,但他们却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也许是国家机器中渺小卑微的一颗螺丝钉,但他们却能保障正常秩序的运行;他们,也许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却是如此熠熠生辉。正是千百万个王师傅,千百万次的坚守,千百万次的付出,才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和灿烂。他们应该得到歌颂和赞扬,而一张小小的纸条做到了,一个善良的心灵做到了——小小的一张纸条,饱含着对他们的歌颂和赞美。
小小的一张纸条,蕴藏着对和谐社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信奉和践行。
费孝通老先生曾经这样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深爱着这句话,也一直铭记在心;他告诉我们,不仅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欣赏别人创造的美,选择将自己的美和别人的美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我们心目中的大同美。在我心中,王师傅便是这样大同美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中学生也是这种大同美的信奉者和践行者。由此可见,小小的一张纸条,蕴藏着对和谐社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信奉和践行。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总有一种共通的情怀让我们心有灵犀、肃然起敬。这是我所欣赏、喜爱,也正在践行的一段话,我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我们理智中学的同学能加入进来,因为社会需要温暖,他人需要理解。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