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名师指导:考前对症下药来复习
2020-02-27 19:49:11高考网整理
2020高考即将开战,你准备好了吗?高考网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复习方法,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全国1历史点评:难度比去年降低
历史:难度比去年降低
今年历史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选择题主要以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今年的文综试卷中的历史部分考查知识点广、覆盖面大,题目形式灵活多变,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历史题目,每一个选择题都给了一些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为考生提供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先读懂史料,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才能正确作答。
历史考查,沿用了去年文综历史科目中的考查文史知识的方法。其中,选择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用所掌握的教材知识与题目建立联系,考查综合解题的能力。
由于今年的选择题难度较大,后面的主观题给分可能会松一些,因此,只要是本质意思一样,在表述上稍有差别也可以给分。历史考查有点回僻热点问题,只考了三农问题,其它热点很少涉及。总之历史学科的学习越来越趋向于历史信息的读取,同学们要学会用正确的历史观,读取历史信息,用这些信息分析判断历史事件。
名师指点高考历史 备考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以教材为根本,强化主干知识。有的考生片面认为,复习历史看不看教材都一样,因此在复习中丢掉了基础知识,一味追求所谓的母题和押题解题窍门。实际上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因此高考复习应始终坚持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根本的策略,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全面落实。
以旧为主,以新为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2009年高考作为旧教材的落幕之作必然在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多融入新课标的理念,近两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都明显地看出这一变化。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原则上应以旧教材通史知识为主,同时适当运用新课标理念来理解旧教材的内容。
如政治文明历程中,关于新中国政治建设部分,要求掌握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特色。该内容在旧教材被安排到不同章节里,考生缺乏整体认识,依据新课标的设计观点,在复习时可以适当进行整合重组,提高认识。
热点专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应以热点带基础。热点专题复习要关注三大类热点:周年热点(如建国60周年)、时政热点(如金融危机)、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同时,紧扣热点,联系古今中外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整理,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做到以史鉴今、与时俱进。
坚守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在平时复习中要强化材料型试题的练习力度,训练自己能有效地从各类材料中获取信息,尤其是在历年各地高考真题的训练中去体会解析材料型试题的规律,同时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客观认识评价历史。
李营老师强调,考生的应试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遇到不熟悉的史料内容、教材中冷僻知识点的材料性再现等等,要认真阅读审题,仔细体会命题意图,努力寻找与所学知识的契合点,在史料中辨别答题方向。
历史:考前对症下药来复习
考前几天,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症下药。要做到回归整理瞄准训练四方面,尤其要突出回归和瞄准。
回归就是回归考纲和课本,查漏补缺。考前几天,要合理安排时间与进度,利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完成回归。要对照《考试说明》《教学要求》和教材,逐一落实考点,再认、再现一、二、三级考点之间形成的结构性知识,再认、再现三级考点的要素与要点,对一些结论性语言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涉及的《教学要求》史论共享内容,必须做到识记到位、书写准确无误。回归课本时,在突出《考试说明》一、二、三级考点的同时,要注意与考点密切有关的各类图文材料。
整理就是整理记忆和练习,集中纠错,消除盲点。要重视对最后几天学习过程的整理。要在回归的基础上,整理所记,弄清楚哪些已经记熟,哪些尚未记牢;哪些现在就记,哪些放在考前一天再记。可以自我安排进行最后一次模拟,力求练熟考试程序,提升应试能力。
瞄准就是瞄准高考动态,通过热点、重点问题的学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历年高考考查的基本都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教材主干知识,同时也不回避社会热点。从2007年四个新课改实验区高考试题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社会已经成为命题趋势之一。因此,在最后几天的时间里,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有针对性的热点和重要专题,如大国崛起、世界市场与全球化、工业化(近代化)、民族关系(中国古代唐太宗、康熙)、政治模式与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等,进行重点复习和训练。
训练就是通过适量训练,熟悉考试技巧与方法,提升应试能力。最后几天,适度训练是必要的。从内容上看,一要练易错基础题,二要练平时训练中失分较突出的几类主观题。就形式上看,可分散分类练,也可安排一到两次上午9:00-10:40的集中练习。从强度上看,严格控制和把握试题的量与质,定量定时完成。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