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2020新型肺炎,高考历史会怎么考?

2020新型肺炎,高考历史会怎么考?

来源:网络整理 2020-02-26 16:44:12

  中国古代疫病防治

  1.背景

  (1)处于由盛转衰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2)小农经济占主导

  (3)战争频发,气候异常,新型传染病增多,疫病大规模爆发

  (4)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5)医学家深入研究

  2.特点

  (1)总说

  ①发现传染现象较晚

  ②受宗教影响,有一定迷信色彩

  ③科学性与迷信交织

  ④受道德影响明显

  (2)阶段特征(历史沿革)

  ①汉代至隋代,瘟病学说以内科理论为基础

  ②宋元以来,瘟病与伤寒从论症和治法等方面区分开来

  ③明清时期,瘟病学说逐渐形成体系

  (3)积极

  ①由临时性到常态化、制度化

  ②由以民促官到政府主动介入

  ③中央政府由缺位到主导

  ④由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到日益重视科学防治

  (4)消极

  ①政府应对消极

  ②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

  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

  ④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3.影响

  (1)积极

  ①一定程度上防控了疫情,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增强了道德约束力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防疫措施的普及

  ④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

  (2)消极

  ①迷信使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科学认识传染现象

  ②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

  4.措施

  (1)政府减免税收,发放钱赈济灾民

  (2)针对疫病施医送药,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3)斋戒祈祷趋避疫病

  (4)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

  中国近代疫病防治

  1.背景

  (1)政府措施得力且应对方法科学有效

  (2)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并有创新突破

  (3)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

  (4)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大量涌入,医疗设施落后

  (5)文化保守势力强大,固有观念阻碍防疫工作

  2.措施

  (1)开始仍然使用传统方法治疗,未进行隔离(反面)

  (2)制定一系列疫时社会制度

  (3)组建各级防疫组织

  (4)颁布各种防疫法规

  3.影响

  (1)促进中国防疫事业近代化

  (2)促进卫生制度化和政治化,加快卫生事业近代化进程

  (3)收回了部分检疫权,对日后恢复中国对东北行使主权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4)促进了卫生知识在民众中传播,提高公民卫生意识

  (5)促进民族觉醒,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6)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7)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世界近代的疫病防治

  1.背景

  (一)总说

  (1)封建王权的发展,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加强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4)人文主义的发展

  (5)宗教观念的影响

  (二)正面

  (1)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2)现代科技的进步

  (3)教育的普及

  (4)人们卫生观念的加强

  (5)世界性卫生协调组织的成立

  (三)反面

  (1)政府忽视公共卫生事业(各国政府间缺少合作并且防治措施乏力)

  (2)世界市场的形成

  (3)城市化加深,人类居住密集

  (4)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相对落后

  (5)民众对宗教的盲目信仰和对鼠疫的恐慌心理

  (6)战争加剧传染病的蔓延

  2.措施

  (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2)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3)防疫工作制度化

  (4)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3.特点

  (1)波及范围广

  (2)持续时间长并多次出现反复

  (3)死亡率高

  (4)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4.影响

  (1)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为疫病消退奠定了基础

  (2)促进城市化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3)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客观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4)促进了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

  (5)提高公民卫生意识

  实战演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6分)

  【答案】

  (1)特点

  ①明朝(4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1)政府应对消极

  2)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

  3)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

  4)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②英国(5分,任意三点即可)

  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2)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3)防疫工作制度化

  4)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1)背景

  ①明朝(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2)小农经济占主导

  3)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②英国(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自然科学兴起

  4)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

  ①明朝(2分)

  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英国(2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1)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

  3)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2.【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英国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至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7分)

  【答案】

  (1)特点(4分)

  ①政府重视(积极应对)

  ②防疫工作制度化

  ③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背景(4分)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自然科学兴起

  ④人文主义的发展

  (2)积极作用(7分)

  ①推动了民族觉醒

  ②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近代化进程)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间曾37次出现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万历、崇祯两朝为甚。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战祸一起,疮痍满目,疫疠丛生。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减缓灾情。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明朝时对疫病发生虽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释灾难和疫病发生的情况,认为天意不可违,因而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斋戒祈祷的方法驱避疫气。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

  ——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

  材料二

  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山西地区防治疫情的措施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答案】

  (1)措施(12分)

  ①政府减免税收

  ②发放钱赈济灾民

  ③针对疫病施医送药

  ④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⑤斋戒祈祷趋避疫病

  ⑥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

  作用(2分)

  ①一定程度防控了疫情,缓和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

  (2)背景(8分)

  ①宗教观念的影响

  ②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④封建王权的发展

  意义(3分)

  ①促进城市化发展

  ②提高公民卫生意识

  ③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