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报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闻 > 2020高考热点时评16篇(3)

2020高考热点时评16篇(3)

2020-02-17 11:59:53网络整理


高考


  第10篇

  —《磕头即使是老传统,也不是非继承不可的老传统》


  河北邯郸一位村干部近日向村民提出取消春节拜年时晚辈向长辈磕头的习俗,他在村广播里说,春节期间除了不许放鞭炮外,还要取消拜年磕头这个习俗。这个要求在村里引起了不同意见,有的村民说,磕头是老风俗,应该传承;也有的村民则认为,这个老传统应该改一改。

  春节拜年时,长辈端坐其上,晚辈依次向长辈跪拜磕头,这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流行,而且源远流长。说磕头是一种传统习俗,这话并不假,如果翻开古书看看,关于各色人等磕头的规矩应该是不少的,在一个家族里面,晚辈向长辈磕头有一套程式,在宫廷里面,各级官员向皇帝三磕九拜更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搞错了的话,杀头都是有可能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后,官场上的磕头基本绝迹,但磕头仪式仍然在民间保存了下来。

  时至今日,在一些家庭里,逢年过节,晚辈向长者以磕头来表示敬意,仍然是一个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看一些反映旧时生活的电视剧,那些大宅门里每逢春节,不仅家族晚辈要依次向长者磕头,就是本无血缘关系的佣人也要排着队向主人磕头,而那长者被磕得高兴了,便大手一挥,来一声“赏!”这种豪气干云的场面,在今天已经不可重见了。而今天的老人面对众多后辈向他磕头的时候,虽然满心欢喜,但要掏出去的红包也是会让他们承受巨大压力的。

  在古代,磕头作为一种仪式,确实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只要沾上了一个“古”字,就是宝贵的东西。磕头虽然代表着磕者向被磕者的一种敬意,但也承载着磕者所不得不承受的一种人格屈辱,这在官场上表现得尤为刺目,让人难以接受。当然,家庭不同于官场,如果小辈愿磕,长辈也乐于接受,那就让他们尽情地磕吧。尽管如此,一个对晚辈持有慈爱心肠的长者,是不应该把晚辈对自己弯下身子叩拜作为快乐来享受的,说实话,现代社会的老人如果要以此来在晚辈面前建立尊严,只会造成晚辈与自己的亲情淡薄。

  磕头这种仪式,如果说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也只是一种不健康的旧传统。实际上,中国是个大国,各地风俗习惯有所不同,这种拜年磕头的仪式主要流行于北方部分农村地区,而在现代化生活观念输入以后,即使是在北方家庭,这种仪式也在衰微,那位村干部要求取消磕头,其实也是顺水推舟。

  现在,我国的人口迁徙已经常态化,大量北方人进入南方城市工作和生活,原来流行于北方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被带到南方。比如北方人当作大事的冬至日吃饺子和春节前过小年的风俗,随着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已经开始进入上海、广州等南方大城市,尽管土著的上海人、广州人对此颇不以为然,但也无可奈何,有的甚至咸与同乐了。但是,尽管饺子在南方表现出攻城略地的进取姿态,磕头却未能同时在南方获得推广。在看到了这个现实后,回过头来再看河北那位村干部的提议,即使难以在村里获得百分百的响应,也可以视为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声音。

  第11篇

  —《农村人磕头拜年,图啥?》


  看到一个新闻,河北邯郸某村干部广播“取消拜年磕头”习俗,村支书吐槽说“此前小辈磕头回来膝盖都是肿的”,引来了不少年轻的人点赞。

  算下来,我已经有两年的“磕头史”了。我的家乡是山东济宁,和邯郸离着不太远,因为我们的村子小,我虽然是晚辈,但远不至于新闻上“磕头膝盖磕肿”的程度。

  和上述某村一样,磕头拜年也是我村习俗。不仅在敝村,就算在济宁甚至鲁西南农村,磕头拜年也算是大型社交派对了。每逢此时,村内“少壮派”都要给老一辈磕头。时间一般选在天还未亮的早饭后,少者三五人,多者数十人,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成群结队去拜年。有的老人院子太小了,跟在后面的人甚至只能站在大门外磕头,好不壮观。

  大家来磕头时,老人家中必有一人,或儿子、儿媳,或老人自己,满脸笑意地做搀扶状,“行了行了别磕了”“别磕了,越磕越老”。等到磕完了,往往会招呼来拜年的人吃瓜子、糖果等,一番攀谈交心,嘘寒问暖,最后才不忍地离去,匆匆赶去下一家。

  对我而言,过年磕头拜年是一件比较难为情的事情。一来,我对村里的多数老人并无多少感情,有的居然完全没接触过,并不认识;二来,左邻右舍问东问西,上来就问“工资多少一年”的大有人在,似乎毫无避讳二字,当时正值我大学刚毕业,半失业状态中,这致命一问显然就成了我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隐痛。

  我妈每次过年都让我们兄弟俩跟着去,理由是“你爸去拜年,你们跟着去‘好看’,要不然街上有人说你们”。“好看”意思就是不至于脸上无光。我是个比较在乎别人看法的人,苦于担心左邻右舍背后数落我“不懂事”,我只能脸红脖子粗地跟着去,尽量让我“好看”。但磕头拜年属实比较累,两三个小时内,要不停地“表演”,你会有种逢场作戏的感觉。而且村子里泥地比较多,一遇雨雪,还怎么磕头?裤子上往往都是土,很不卫生。

  据我观察,现在磕头拜年的习俗也已经慢慢弱化了,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少,拜年的范围也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年轻人越来越少。我想,磕头拜年指不定哪天会被新的拜年形式所取代。

  可能是年轻人的个体意识变强了,磕头太累,还沾一身土,哪有被窝里刷快手、抖音强?

  每次磕头,都被很多老人夸“这孩子长得真‘周正’”,然后触及正题:如果你在上学,往往会被问“包分配吗”等;如果已经毕业了,则可能会被问“有编制吗”等,间或夹杂其他问题。我既不包分配,又没有编制,一般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很没有底气。

  每年春节前后,网络上都会掀起“磕头拜年是陋习还是传统文化”的大讨论。我虽然讨厌磕头拜年,但我更觉得它是一种祝福的形式,纯粹年俗,谈不上恶俗、陋俗。

  在农村人的语境里,磕头拜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长者的尊重,村里面谁家有70岁以上的老人,邻居们往往都会自发地去他们家磕头拜年,这是表达后辈对长者的关切、尊重之情,也是“敬老”传统的表现。如果村子太大,这个年纪的老人太多,磕头拜年的年龄门槛还要高一些,或者村民们只就近拜年,不一定要跑遍全村。

  除了体现对长者的尊敬之外,磕头拜年也是活络村里乡里乡亲关系的良机。乡里乡亲关系有时比较紧张,争吵时有发生,很多情况下,兄弟几个分家时财产不均,或村民耕地播种时引发“边界争议”,或几年一度的村干部选举等等,都可能成为争吵、争斗的导火索,导致双方几月甚至几年相互不理睬。在这种情况下,磕头拜年往往就能缓和邻里关系。

  说到底,磕头拜年是也是一种民俗,生长在乡村的复杂社会有机体上,背后有宗族、熟人社会、社区构建等微结构支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磕头有一天也可能像一座座村子那样消失。别的不说,就是我们山东农村还保留磕头习惯的地方就不剩下多少了。

  第12篇

  —《过年方式在变,新年俗赢在“走心”》


  这是一个年味“在线”的时代。从最早的网络红包,到今年热度高涨的网上年货节,网络对传统文化日渐深入的影响,在春节场景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少人感慨,一些“硬核”的传统年俗正在淡出,比如祭灶王、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等,而与此同时,旅游过年、进城过年这些时尚、轻快的过年方式,正在成为反映美好生活的新年俗。

  在过年方式的变化中,网络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满足了社会对轻快生活方式的追求。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年俗的内核仍然是传统文化,新年俗的吸引力,仍然体现在围绕传统文化营造出来的玩乐性、话题性、仪式感、参与感,这些可称之为“新年味”。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布的红包总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支付宝“集五福”上线两天,就有3亿人参与。“集五福”事实上超越了“红包大战”的规模之争:从“富强福号”火箭这样的国之重器,到杭州的五福公交,从市民为公益捐敬业福,到亿万网友加入“扫福”,如此现象级活动足以表明,由于在文化传承中日渐凸显的开放性和影响力,“集五福”已成为新民俗的大IP。

  年味“在线”时代,过年方式在变,而新年俗仍然赢在“走心”——用一套创新的工具和思维,为年俗文化和春节流量“量体裁衣”。传统年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这其中,“福”字不仅直观,而且是内涵性的,这也是“集五福”能够成为新民俗IP的前提。

  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并不容易。而围绕年俗文化“祈福”的内核,“集五福”开枝散叶的一整套玩法,不仅延伸了年俗文化应有的玩乐性、话题性、仪式感、参与感,而且让年俗文化充满了时代感,同时具有持续创新、为传统年俗文化注入新内涵的空间。而一直以来,传承与创新的兼容和统一,正是传统文化延续中最大的难题。

  传统文化元素日益受追捧,是近些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比如在90后、00后群体的“汉服热”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明显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类似的现象,已经预示了用时代语言重新演绎传统文化的潜力。同样,“集五福”在90后、00后中的火爆,也表明被重新演绎的年俗文化,让年轻人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与体认。

  对传统年俗得当的重新演绎,让“集五福”等新年俗超越群体、超越地域、进入各行各业,并且还在产生持续的内涵重构,成为互联网科技让年俗文化和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典范和例证。今年,富强福与“国之重器”相连,全家福和国家倡导的家风建设相承,蚂蚁森林可以“浇水”得福……“五福”内涵的日渐丰富和各种变化,体现了新经济下年轻人对年俗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这也是新年俗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网络对年俗文化的影响,必然会在变化中深入、在深入中迭代。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年俗是“走心”的,只有抓住年俗文化中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核,给与科技和时代内涵的赋能,才能完成新年俗、新民俗的再造。

  第13篇

  —《一年一度的清零时刻,“亲自”让年富有层次感》


  临近过年,时间就变得慢下来。原本1分钟“秒接单”的网约车,现在得排大半个小时队;原本半个小时可以送到的外卖,现在可能要花一个小时;以往“次晨达”的快递,如今就算超时送到,你最好还是陪一个笑脸;更让人糟心的是,楼下的点心店、早点铺,早早地宣告了他们停止营业的时间,有的从“小年”就开始歇业,直到农历正月初九才重新开张。

  过年期间,以往习惯由他人代劳的城市生活,注定启动清零模式。对于习惯于由城市提供各种便利的年轻人来说,这才有机会看清:离开了他人的服务,自己是多么手足无措。

  一段时间以来,视频博主李子柒大红大紫。作为以码字为生的人,看到李子柒视频的海量传播数据,难免自惭形秽。其实,视频提供的就是一种在场感。乡村文化并不高深莫测,人们好奇的只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的沉浸感。从作物的播种、滋长、收获,到牲畜的宰杀,乡村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分工,轮到你干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干。

  尽管现在人们早已习惯了高度分工的现代生活,平常衣食住行都有专业服务者替你操心,但到了过年的时候,到了一年一度最神圣的“清零”时刻,你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代。

  最近,杭州一位老人赤脚踩腌菜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讨论。老人把菜整齐地码在瓮里,然后脱掉鞋子和袜子,光着脚反复踩,还不断地撒盐进去。看到这种杭州人过年必备的冬腌菜的传统工艺,不少网友惊掉了下巴,很多人也许会因此没了胃口,但也有人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是这么做腌菜的。

  除却“不卫生”的争论,这幅赤脚踩腌菜的画面,却是中国人过年的典型景象。在现代眼光中,传统的过年方式似乎来得粗糙,来得不那么美观。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相比李子柒那种精心雕饰、符合现代审美的“乡村生活”,踩腌菜老人所体现的传统,更加真实,也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越来越多的过年方式终究可以由别人代劳了。小时候过年回外婆家,外婆总能变戏法一样做出一大桌子菜,就连蛋汤里的醪糟也是自己做的。而现在,尽管从超市里购买现成的醪糟很方便,而且比记忆中的味道更加甜了,却少了一种亲手制作的诚意与耐心。现在想来,人工制作的食品不那么标准化,甚至品质也并不是每次都相同,但正是那种不可预知的味道,让过年变得富有层次感。

  这些年流行返乡体写作,可以预料的是,今年也不会例外,节后照旧会出现一批各种面目的返乡札记。“返乡体”的声浪虽大,但浮光掠影的观察,难免止步于对乡村浅显的解读。殊不知,你眼中的对乡村“鞭辟入里”的剖析,很可能只是一次短暂而急性的“文化休克”(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说,很多人的乡村记忆是隔代的。父辈们念兹在兹的那个乡村,在不少90后眼中只有模糊印象,我们从来没有掌握农业生产的技能,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自给自足”。我的很多曾经户口簿上标注为“农业户口”的中学同学,更多的是在城市化的大浪中诞生的“拆二代”。

  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城市,我们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也很容易遗忘那种亲力亲为的生活方式。

  也许父辈们终究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家庭大扫除,年轻人会允许钟点工上门代劳。就像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理发是如此重要,过年前最后一次买菜是那么有仪式感。无论如何,不妨把过年视为回归传统生活的一次契机吧,“亲自”过年应该不那么困难。

  第14篇

  —《年味慢慢改变,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来源:红网作者:杨蔚编辑:陈乘

  “过了腊八就是年。”无论是气氛紧张的全国春运,还是红红火火办置年货的小店,一切无不告诉我们,年来了,年味渐浓。

  然而每到此时,总会有一些人感叹年味淡了、年味变了。细细品来,年味是浓是淡,实际上要看人们如何感受。年味在慢慢改变,不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乡愁,团聚是不变的主题。以前每到春节,团聚是一道单选题。不管山高路远,一定要回家过年。现在团聚是一道多选题,自己可以回家、父母可以进城、全家可以旅行,只要全家团圆,在哪里过年、怎么过年,这都不是事儿。以前为了回家,彻夜在火车站、汽车站买票。现在可以自驾回家,开着私家车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心里装的是幸福。可以通过网络买火车票、飞机票,坐在舒适的高铁和飞机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

  春节,是中华美食的碰撞,“吃”是不变的主题。“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儿歌里唱出了以前人们对春节向往的原因之一,春节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舍不得吃的美食,可以稍微满足一下匮乏一年的味蕾。现在想吃什么都能随时买到,能在不同的中国菜中吃出不同地方的气质。人们对吃的追求已从吃饱吃好向健康科学发展,不是操心怎么才能吃饱,而是操心怎么吃才有特色、有品位。

  春节,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文化是不变的主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以前过年,放烟花、给家人添置新衣服是“必选动作”,去为数不多拥有电视机的邻居家看春晚是一道文化大餐。现在过年,为了保护环境,很多地方已经禁鞭。但是各种文艺演出、文化庙会、民俗体验让人们目不暇接,甚至去别的城市体验特色生活,文化大餐遍神州。尽管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春节传统习俗也有所不同,但祈求平安、庆贺盛世,祥和文明、幸福安康过春节的文化意味却是相同的。

  真的,年味不是淡了,而是丰富了。老传统变新习俗,春节正是以其仪式感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这种温暖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涵养家国情怀、创造美好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第15篇

  —《“年味”越来越淡是时代进步使然》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如今的“年味”真是一年比一年寡淡了。于是,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老媒体都为增加节日的气氛操碎了心,各种“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宣传策划,充斥报端及网络之上。尽管如此,可是并没消除一些人对“年味淡”的忧虑,反倒增加了更多的惆怅。

  其实,觉得过年没味道,也不是今年独有的社会心理。在以往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一进腊月都在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品了。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来扫房,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人们起早贪黑、东奔西走,就是为了把好东西、好心情都留给过年。那年头,过年那个热闹啊,那真是年味十足。按理说,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年味应该越来越浓才是,可为什么许多人却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淡貌似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反而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使然。传统春节主要表现在“吃、穿、玩”上,就是人们攒够了钱、攒足了劲,等到春节来临痛痛快快地玩乐一场,然后好开始新的一年。人们之所以觉得过去的“年味”浓,是人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匮乏的结果;同时,也有一种怀旧心理的作祟。而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论是精神还有物质财富都极大地丰富,反而对在新年里吃喝玩乐失去了兴趣。若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民以食为天,吃是传统新年的重头戏,就先说说吃吧。往年物质不丰的时候,平时人们难得吃一回鱼啊肉啊,只有逢年过节才敢“奢侈”一回。“羊肉饺子就大蒜”还得等到大年夜才能享用,还担心孩子们撑坏了肚皮。现在,平里平常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缺这些,基本上是想早吃就早吃,想晚吃就晚吃,根本无需等到过年过节来犒劳自己。有不少人还吃腻了大鱼大肉,反过来想吃一点粗茶淡饭。吃,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不是个什么问题了,所以攒足劲等到过年来大快朵颐的想法,在不少人的心中已荡然无存了。

  人靠衣裳马靠鞍,说完了吃再说穿。往年人们省吃俭用,到过年才舍得置办一身新衣服。《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也仅仅是到过年才舍得扯上二尺红头绳给喜儿扎上。如今人们早不这样了,现在的人们穿衣服已不讲究暖和不暖和,而是讲究牌子、款式、质地、造型搭配……基本上是流行什么穿什么,只要看着上眼穿上如意,随时随地都可以买来穿上。跟过去相比,可谓天天穿得赛过年。如今,过年时人们倒乐意穿得随意、休闲,这样也不使自己显得过于拘谨,好衣裳过年穿的观念也有些不合时宜了。

  吃穿说完再说玩乐了。传统的过年一个重要玩意儿——烟花爆竹,因其产生噪音、制造污染已被许多地方禁止了,仅此一项就少了许多喧嚣。其实,这样未尝不好,这还是文明过节的一种体现。以往过年的主要活动是舞狮子、耍旱船、扭秧歌等,偶尔来场电影就算是高级享受了。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安于在家看头条、刷抖音、发快手,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还可以秀一秀才艺、各朋友分享各种生活乐趣……有谁愿意筒着袖子站在冷风里看杂耍呢?以往的年大多追求喜庆浓郁,现在更崇尚闲适恬淡。

  关于“年味”的淡薄,说实在的,并不是“年味”消散了,而是“年味”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了模样,以另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没有觉察而已。火辣浓烈的并不一定是好酒,平和绵长的一定是好日子。“年味”浓也罢淡也罢,都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使然,它从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传统的过年观念也该与时俱进了。

  第16篇

  —《年轻人被父母唠叨其实是一种幸福》


  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学生发起关于“大学生假期和父母相处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02%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假期被父母唠叨的经历,47.23%的大学生尝试和父母沟通,希望增进相互理解。(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务工的游子,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回家陪父母过年。但是,不少年轻人对于回家面对父母,既期待又担忧,比如适婚人群会面临催婚压力。即便是非适婚年龄的大学生,也因为某些行为难入父母“法眼”而被唠叨。

  对此,学子也好游子也罢,对父母的“嫌弃”或者唠叨要予以理解。因为不仅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两代人长时间分开生活后行为习惯也会大不相同。当不同类型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不认同乃至矛盾摩擦就会在所难免。

  令人欣慰的是,近九成大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32.27%的大学生曾尝试和父母交流,32.64%的大学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年轻人的理解和行动有助于避免与父母发生不愉快。不过,总会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满父母唠叨。

  年轻人放假回家被父母唠叨其实是一种幸福,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年轻人才能理解、包容父母的唠叨,继而才能避免两代人之间因琐事造成的矛盾。否则有的人轻则躲避父母唠叨,重则抵制父母唠叨,都给自己的假期留下不愉快的回忆。

  为何说年轻人被父母唠叨是种幸福?首先,父母唠叨孩子是出于一种独特的善意。即只有父母才会唠叨自己孩子,其他人的唠叨,花钱也未必买得到。即便父母唠叨的话不正确,年轻人也要理解并委婉沟通,因为父母唠叨孩子根源是“爱之深”。

  其次,听父母唠叨的机会并不多。如今,很多家庭处于地理上的分割状态,即父母与孩子各自生活在不同地区,平时难得一见,只有春节才能相聚。而且,父母是日渐变老的,还不排除疾病等意外情况,如果今天不珍惜父母唠叨,将来或许会后悔莫及。

  其三,唠叨是父母的一种沟通方式。年轻人春节回家,有的人走亲访友,有的被手机“绑架”,真正陪伴父母的时间很有限。另外,两代人沟通很难有共同语言。于是,一些父母唠叨孩子,并不是看孩子不顺眼,而是寻找各种理由与孩子交流。

  年轻人要读懂父母的唠叨,把这种唠叨视为父母爱意的表达,看成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虽然很多年轻人是知识分子乃至高知分子,但某些基本生活习惯如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等,并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父母唠叨是一种必要的纠正。

  当然,为人父母者也要改变自己的唠叨习惯。虽然唠叨是出于善意,但让孩子感觉到不适,效果也许适得其反。所以,父母也要继续学习如何当父母,对年轻人某些行为习惯要理解和包容,即使孩子的行为超出容忍底线,父母也要简单委婉表达意见。

  今年寒假,多数高校放假天数在三四十天,务工人群放假七八天或者十几天,无论是父母去唠叨孩子,还是孩子听父母唠叨,其实时间都很有限。如果两代人都转变观念,互相理解和包容,这样的假期就能多一些愉快和温情,少一些矛盾和后悔。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标签:2020高考 高考新闻]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