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走向多极化》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教案:《走向多极化》教学设计

2018-11-24 10:12:38网络整理


高考

高一历史教案:《走向多极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表现所在,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4.畅想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所能赋予的平等、公正和安宁感。

重点难点

苏联解体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导入:

一、美苏争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出现多极化趋势;

【课前预习】

1、1991年,___________解体,___________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_____________的爆发,苏联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______________的签署,苏联完全解体;

3、苏联解体后,美国以___________为后盾,以___________为依托,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

4、1993年11月1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___________正式启用。

5、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谋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6、1993年,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___________,以确保大国地位。

7、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_______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8、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_发展。

三 走向多极化

教学: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别了,雅尔塔”)

1、东欧剧变;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国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1)概况:结合教材147页的《东欧剧变示意图》;

国家

备注

波兰

第一个发生剧变

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

罗马尼亚

流血冲突

南斯拉夫

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

一分为二

2)原因:

材料:(东欧剧变)……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的讲话

根据材料,你认为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原因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内部原因

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酿成危机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外部原因

苏联因素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推动了东欧各党改组,分裂和蜕变

西方因素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苏联解体;

1)过程:

时间

事件

备注

1985

戈氏改革

 

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实质上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1991

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1991.8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要将苏联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1991.8.19

八一九事件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的质变

1991.12.22

《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完全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

(根本原因)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B、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

1)标志着二战以来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各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拓展延伸】两极格局是如何演变的?

特点

时间

表现

形成

战后初期-50年代中

两大阵营对峙、对抗(冷战)

演变

50年代中期-80年代

美苏争霸

解体

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一)多极化势力的加强;

1、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洲、日本)

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地位: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②表现:对外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欧洲一体化。

①过程:欧洲联盟的成立;欧元正式启用;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②影响:这些举措,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

①注重日美关系;

②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③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④企图成为军事大国。

【思考】基辛格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基本合理。

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无疑,但如果仅从经济上论,当今世界应当是美、西欧、日本三级之争,美国难以称大。

2、走现低谷的俄罗斯;(俄罗斯)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重重困难——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①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

②车臣问题上,采取强硬措施对付分裂主义势力;

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国家的关系;

④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3)普京总统的举措。

①内容: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

②作用:稳定了局面,在国际上,俄罗斯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3、风云际会看东方;(中国)

1)第三世界的斗争。①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②中国人权问题上的斗争。③东亚经济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2)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①成为政治大国;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③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

 

【拓展延伸】有哪些因素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俄罗斯

有政治军事实力

经济实力不足

美国

唯一超级大国

企图独霸世界

日本

经济大国

国际影响力不足

欧洲

政治经济地位提高

不能用同一声音说话

中国

综合实力增强

仍是发展中国家

 

(二)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问题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认识?

①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②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③此次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问题探究】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a.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到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b.取决于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 

【问题探究】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由于战后40多年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

两极格局瓦解后,民族矛盾的激化、地区冲突的加剧和霸权主义的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但是,这些冲突和动荡属于局部性质,不会导致过局势的全面紧张。

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同时,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和国家联盟为了填补两极格局瓦解后遗留下的格局空间,争取构筑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纷纷制定和实施各自新的国际战略,并为此展开竞争和角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

 

总结:

1)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2)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

3)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注意点:

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

 

 

注意点: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

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注意点:

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主要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标签:高中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中教案]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