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来源:学科网 2018-11-18 16:18:31
一、 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性较强。在讲解概念时,我采用让学生根据定义推导出表达式和单位的方法,减少做题时出现不必要错误(例如单位换算的问题呢)。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不难,难的是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掌握。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并让他们根据结果找出实例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并通过知识的拓展,理清思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的习得,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认知框架,提高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贴近现实生活。真正地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进一步加强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他们思的严谨性。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提问,使学生建立自信,从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假设,验证及运用。
五、实验器材及技术媒体
多媒体
试管、烧杯、滴管、药匙、双氧水、3mol/L盐酸溶液、二氧化锰、镁条、
0.5mol/L盐酸溶液 酒精灯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景 引出新知
|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 溶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 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化学变化有何差异? |
思考回答:化学反应有的快,有得慢 |
激发学生兴趣 |
|
明确目标 自主预习 经验小结
|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讲解】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得 快慢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 (引出新知识)。 【板书】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注意事项。
|
1听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 自主研学,发现问题 3听讲记录 4 经验总结 |
1确定学主题学习计划。
2引导学生自学
3 引导学生总结 |
|
|
|
|
|
|
互动交流 实验探究 |
提 出 假 设 |
【讲解】既然化学反应存在快 慢之分,那么,我希望钢铁的 锈蚀慢一点,金属的冶炼快一 点;我希望食品的腐败慢一点 。那么怎样使这些美好 的愿望实现呢? |
思考 回答:学会控制反应速率 |
引导学生思考 |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是什么呢? |
思考 |
|
||
【讲解】用以下四个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1冬天烧蜂窝煤效果比煤块好 2 通常我们把食物存储在冰箱中 3易分解的化学物质通常保存在冷暗处 4 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
交流讨论 提出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展示设计方案并且评价 |
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
||
实验验证 |
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内 容见附录)。 引导,并对学生的操作规范做 补充。 |
分组就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讨论 |
实验出真知。变演示实验为验证实验。 |
|
得出结论 |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
回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催化剂能加大反应速率; |
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
|
【学以致用】 设计问题 当堂解决
|
以互动选题答题的方式增进学生参与 |
让学生体验成功 |
||
归纳拓展 课堂小结 |
归纳 |
【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浓度:是主要因素,浓度 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 率增大:减低温度,速率减小。 (3)催化剂:加快/减缓反应 速率。 其他因素:反应物的状态,电磁波,溶剂的性质等。 |
理解并记录 |
梳理思路 |
小结 |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回顾 |
|
|
练习反馈 课后探讨 |
【练习】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6 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 A. 0.2s B.1.0s C.1.5s D.2.0s 2、在某反应中,某一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是2.0 mol/L,经过2 min后,B的浓度为1.6 mol/L,则在这2 min中,B的反应速率是多少mol/(L·s)? 3、消防队员救火时,开门都很小心,因为门一打开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是为什么? |
回答 |
在练习中巩固,使知识内化。 |
|
【课后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钢材产量的约1/3因腐蚀而损失。已知钢铁的腐蚀是一种缓慢氧化。请你调查研究:人们为了减慢钢铁的腐蚀,采取了哪些措施? |
网上寻宝 查找资料 |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多媒体数字化引导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完善体系→实际应用。
本节课主要以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教师引导自主预习→学生讨论、提出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构建知识框架→当堂训练为主要环节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情景导入:
(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溶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展示目标
【自主预习】 填写学案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明确课堂目标
(二)问题引导,构建知识 【设疑】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共同特点 都有一个确定的起点(速率=0) ;都有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 都有说明体系某种变化的可计量的性质。 【引入】提出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具体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可借助相关书籍和资料, 各个小组给出一套解决化学反应速率量化的方案。 【完善方案,搭建框架】 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讨论交流基本学会了如何量化化学反应速率, 不同小组可 能会采取不同的量进行量化, 因此本环节中首先对学生的方案做出中肯评价, 评 价其可行性,然后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方案即用物质量浓度变化进行量化的方案, 最后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的知识框架。 【教师板书知识框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 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V == △C/ △t 3、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