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电子课本

高考真题

高考模拟题

高中试卷

高中课件

高中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来源:3edu教育网 2018-11-15 17:13:28

  【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导学”勾划标注课本,梳理基础并记忆。结合“学思结合”加深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小组探究、突破。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部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熟记《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学会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

  3. 激情投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梳理】

知识导学

学思结合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

(2)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1890年日本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们视线。

(4)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借机派兵入朝。

2.经过(在P57《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上标出主要战役地点)

(1)爆发标志: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丰岛海战)

(2)第一阶段:1894年7月—9月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了解)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1895年,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

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赔二亿: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开四埠:沙重苏杭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设厂:

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对中国社会)

(1)破坏性: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西方列强, 以“三国干涉还辽” 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2)客观进步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   

清政府:军事改革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概况

(1)1900至1901年,天津——北京(实行分区占领)

(2)义和团的抵抗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②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

扶清  进步性:体现了爱国意识,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利于争取爱国官兵

局限性: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  进步性:反帝国主义(民族矛盾上升)

局限性: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③抗争:顽强阻击八国联军,并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④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⑤意义: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3.结果:1901年9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赔款:

加重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设使馆区: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拆炮驻兵:

列强武装控制清朝腹地

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设外务部:

 

1.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

 

2. 甲午战争后,外国商船沿长江最远可到哪里?

《马关条约》

中最能反映列强资本输出要求的是?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3.面对民族危机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你知道哪些呢?

 

 

 

 

4.义和团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历史现象的内容是什么?

 

 

 

 

  【重难点阐释】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成因和影响

项目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

成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政治

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经济

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想

外交

 

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合作探究】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⑴《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华特点和要求的是那两条规定?

  ⑵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与资本输出。《马关条约》中,哪两条规定分别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指出这两条规定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⑶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得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

  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             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4.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我的收获】

  【课后延伸】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原因

根本

 

 

 

 

直接

 

 

 

 

发动国家

 

 

 

 

 

条约及

内容

 

 

 

 

 

 

 

影响

 

 

 

 

 

 

中国军民

抗争

 

 

 

 

  参考答案

  【学思结合】

  1.不符合。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2.重庆。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5.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合作探究】

  ⑴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

  ⑵大量割占中国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允许在华设厂,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有道理。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嚣张气焰,使它们认识到瓜分中国不可行,所以,对华政策有所调整。主要表现为“以华治华”,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巩固练习】

  CDDDC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知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