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
2018-10-25 22:00:04学科网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20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况且,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育优先考虑”的潜规则。“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育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职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按照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来有近1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2 500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1 600万,这就是每年有4 000多万人口出生。“这比20世纪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2 900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2030年后突破15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15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互联网)
1.(归纳概括新闻材料内容要点)从材料一来看,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我国的生育政策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信息区间锁定在材料一,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作答。解答第一问,可抓住“20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等句子,加以提炼概括。通过第一问可概括出我国的生育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 阶段:上世纪70年代,提倡少生优生;上世纪80年代,严格执行一孩政策;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答出两点给1分,答出三点及以上给2分)
特点: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
2.(归纳概括新闻材料内容要点)为保证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政府须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信息区间锁定在材料三,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作答。从“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职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等句可概括出延长生育假,加大对生育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从“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等句可概括出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从“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等句可概括出加大日托和幼教投入,让普通家庭能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从“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等句可概括出采取适当措施增加二孩家庭的收入。
【答案】 ①延长生育假,加大对生育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②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③加大日托和幼教投入,让普通家庭能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④采取适当措施增加二孩家庭的收入。(4分;答出一点给1分)
3.(分析新闻材料的异同点)材料二、四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基本看法有何共同之处?两则材料中第一段使用数据的意图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中“基本看法”“第一段”等字眼显示本题对应区间集中于每则材料中的第一自然节或导语部分。通过划分层次和比较二者数据可发现,对应区间都有对实行二孩政策的担忧,而数据则显示出二者担忧的意图不同:一是认为该政策解决不了低生育率问题,一是认为该政策会带来诸多问题。
【答案】 共同之处:都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持保留意见(或都认为全面二孩并不能解决人口问题)。(2分)意图:材料二的数据是为了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解决人口实际出生率低的问题;材料四的数据是为了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人口激增,社会不堪承受。(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0分)
材料一: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这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学毕业半年后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2013 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调查还显示,“民营企业/个体”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63%。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5%,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中小民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提升就业的主要渠道。
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
(《光明日报》2014年06月10日)
材料二:
2013年“史上最难毕业季”已经远去,2014年“更难就业季”如期而至。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自2014年2月份开始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历时3个月共收集有效样本近5万份,对中国大学生择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截至2014年5月底,38.9%的受访大学生仍未有明确的就业单位。其中,从地区上看,生源地为上海、北京的大学生签约率基本在85%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4~29个百分点;而东北、华中的学生签约率全国最低,华中地区比平均水平低了约16个百分点。从专业上看,哲学、管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签约率较高,理学和农学专业总体较低。
报告显示,有30.4%已签约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单位就业,没签约的大学生也有30%打算在一线城市就业,而对参与调查的所有大学生来说,这个数字是30.3%,比2013 年的21.8%有较大比例提高。
从行业看,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是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从单位性质看,35.9%的在校大学生把国有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
不过,在工作三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仍选择国企的比例下降为 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 33.63%。该报告分析称,尽管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接近两成,较2013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南方周末》2015年3月20日)
1.(分析新闻材料的异同点)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分别就2013年和2014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了报道,概括说明这两则材料中大学生就业情况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点:①就业大学生逐渐青睐民营企业;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增加。(2分)
不同点:材料一:①2011年至2013年大学生就业率基本持平;②2011至2013年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平稳趋势。(2分)
材料二:①截至2014年5月底,近四成大学生尚未签约;②2014年大学生择业偏好一线城市、国有企业、文体娱行业。(2分)
2.(归纳概括新闻材料内容要点)简要概括本则新闻两份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材料一主要内容是就业率、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方向、自主创业情况。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择业方向(首选文体娱、一线城市、民企、自主创业)情况。
【答案】 ①材料一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大学生就业情况,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变化趋势。(2分)②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取向。(2分)
二、综合练
(2018·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12分)
【导学号:35900025】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电影市场空前活跃,电影票房总收入增长迅速。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及预测
我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也突飞猛进。截至2016 年底,全国共有电影银幕数量41179块,是2012 年的2.14 倍,使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拥有量最高的国家。
(摘编自《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升级换代 市场走向规范发展》)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是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2016 年中国的文化消费进入一个攀升阶段,消费需求由模仿型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转型。资本市场非常活跃,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4 年、2015 年资本市场关注最多的领域就是影视传媒、游戏动漫、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法制化步伐在加快。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管理正在经历着由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型,这个转变对未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祁述裕《重视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
材料三:
和高速增长的前几年相比,2016 年电影行业除了增幅等数字上的变化之外,也没有出现“爆款”的国产电影,曾经被捧上天的IP 改编影片,经历了从高空跌落至尘埃的过程。
电影制片人安晓芬认为这与“创作大小年”相关:“一部好的作品,最快需要两三年的开发、沉淀和培育,才能制作上市。”业内人士还认为,这是电商票补退潮后的市场容量的真实展现。去年正值各大电商建立票务平台的旺季,9.9 元烧钱式票补带动了电影消费。到了今年,电商票务平台格局已定,票价恢复到了正常的40 多元。一些习惯了9.9 元的电影观众,在选择电影时就会更加谨慎。
(摘编自《2016 中国电影行业高增长
时代终结 缺乏爆款IP 崩盘》)
材料四:
《湄公河行动》《战狼2》这些传播正能量、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国产优秀影片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的提升和进步,也反映出我国电影正在形成“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创作格局。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还认为,“中国电影不仅要满足观影人群差异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应与中国观众建立起更加紧密、良性互动的关系。”优质的作品创作离不开优质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多种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电影行业培养出了一大批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这些新鲜的面孔,不断为行业注入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我国电影事业的日新月异。
为规范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今年3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案对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提炼,并以法律的形式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这意味着我国电影将在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环境中迎来新的机遇。
(摘编自《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升级换代市场走向规范发展》)
4.下列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影视传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全国票房总收入预计还会增长。
B.我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影银幕数量比2012年增加了2.14 倍,位列全球第一。
C.我国电影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与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由模仿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转型有着一定关联。
D.我国目前的电影产业,存在着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的情况,依法管理能规范电影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 [B项,“增加了2.14 倍”理解错误,原文为“是2012年的2.14 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2012年~2016年,全国银幕数量的增加,与全国电影票房总量的增加成正比,与全国电影票房增长率成反比。
B.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国产电影中“爆款”影片的缺乏,IP改编影片的崩盘,终结了票房的高增长时代,还将影响着未来几年票房的增长率。
D.电影创作也存在着“创作大小年”的情况,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至少需要两三年的开发、沉淀和培育,才能制作上市。
E.电商票务平台的营销策略,带动了电影消费,扩大了市场容量,恢复正常票价后,观众在观影时都会谨慎选择。[来源:学*科*网]
BD [A项,“成反比”理解错误。C项,“还将影响着未来几年票房的增长率”无中生有。E项,“观众在观影时都会谨慎选择”表述绝对,原文为“一些习惯了9.9 元的电影观众……”。]
6.(归纳概括新闻材料内容要点)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继续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加强创作,形成“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创作格局。②与观众建立更加紧密、良性互动的关系。③加强对电影优质人才的培养。④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保障电影产业的发展。(每点1 分,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