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3)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3)

来源:网络资源 2018-10-22 22:12:10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

  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  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湮"。"撞"从"扇"( zhi),"扇"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

  "瀵"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瀵"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

  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瀵"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鹰"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3)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12分)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2016届高三政治复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DADCD      ADCBB      AD

  二、非选择题

  13、(12分)答案示例:①公民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面对外敌入侵,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强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②国家具有保护公民权益的职责。国家维护公民生命,自由等权利,为公民生活与发展提供和平环境,曾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12分)①通过公示,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听证会程序正当、有序进行。

  ②通过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证听证会能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利益。

  ③通过舆论监督,保证听证会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5、(16分) "市民不满意"的原因:①"对政府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公民对政府工作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②"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不透明、不具体,不利于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或"政府部门公开不透明或不具体,不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8分)

  "刘某被拘"的原因: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侵害他人权益"。③"刘某在行使监督权时,散布谣言,侵犯了陈某的权利,导致违法。"(8分)

  16、(12分)、答题示例: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法治建设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