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分专题整合
来源:网络资源 2018-10-18 23:32:27
经济生活,专题《经济生活》分专题整合(原创)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中学政治组 吴志河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
第一部分、生产专题
一、谁来生产?-- 企业和劳动者
1、企业--含义、作用地位、主要组织形式(两种公司的比较)(P36--38)
2、劳动者(P42--43)。
(1)劳动者的地位(P42)。
(2)就业的重要性.
(3)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P43)。
二、在什么制度、体制、理念下生产?
1、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生产。P31
(1)公有制为主体P31
①公有制范围:国有、集体、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集体成份
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32)(注:不要和"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作用"相混淆)
(2)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P33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
2、体制--(P79、P8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P79,也要发挥国家的科学宏观调控的作用P80)。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P79)
●市场经济的含义(P79第二段)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市场就象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分配。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点和积极作用(P79第三段)
优点--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作用--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科学的宏观调控(P80)
①含义
②为什么要宏观调控?
③谁来宏观调控?
④宏观调控调什么?
⑤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调节生产--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引导企业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调节分配--①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关系。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政策。通过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完善分配格局,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调节交换--①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商品,均允许进入市场;同时,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则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③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信。(详见P79)
调节消费--①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③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稳定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减轻居民消费负担,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⑥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P84)
3、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生产
(1)科学发展观内涵(P88)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企业必须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企业要善等待员工,完善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让劳动者有获得感、幸福感)
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企业特别是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到节能减排)。
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企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P88--90)
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主角)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来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企业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大有作为)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不能只顾盈利,还必须承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怎样搞好生产?(影响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企业自身(P40):
(1)正确定位:根据市场动态(特别是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
(2)自主创新:
①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联系P8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这里涉及到"商品的基本属性;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②管理创新--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制度等),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率。
(3)信誉形象:
①诚信经营(P40)、依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P80、维护市场秩序P79)、正当竞争。
②企业文化、社会责任(联系P8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
(4)积极面向全球化,增加国际竞争力(P97):
①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P97)
②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P97)。
③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主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特别反倾销、各种贸易壁垒P99"综合探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
上述举措离不开企业经营者优良的素质。
●外部环境
此外,企业还必须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国家的金融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完善的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内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部分 分配专题
一、 分配的地位作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
1、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中,分配和交换是边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公平、合理的分配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分配的内容(分什么?)--个人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
三、怎么分?
1、完善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总的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
(1)、公平含义(P60)、效率含义(P62)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P62)
3、怎么分配?
两步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者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P63)
(1)初次分配环节(由直接创造国民收入的企业实施):
●企业将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收入(利润)分为三个方面:
①以税的形式(国有企业除了交税以外,还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利润)上交给国家,构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用于企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保留的资金
③劳动者报酬(工资、奖金、津贴等)
●初次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①在初次分配中,既要确保效率。企业必须有科学完善的分配机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②在初次分配中,也要注重公平。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国家在分配领域中的宏观调控),确保一个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配中应有的比重,确保一个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P61)
③在社会财富总量(国民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必须合理按排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P67)
【提示】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经济效益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贡献不同,所以,在初次分配中,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范围还是非公有制经济范围,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会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市场调节资源的必然结果。因此,为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再分配必须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P62第一行)。
(2)再分配环节--对非物质生产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作人员等)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由国家实施(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P62):
●主要手段--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具体做法--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①在初次分配中,国家从企业上交的税收中形成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在再分配中,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支出,对国民收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详见P68"相关链接"),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P65)。
第三部分 交换专题
一、 交换什么?
交换劳动产品(有形的、无形的)
二、为什么要交换?--生产的需要、消费的需要
1、对生产者来说--没有交换的成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P6)
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交易完成)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二甲双胍,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自已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对消费者来说
人的一生离不开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17),消费者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商品。
三、在哪里交换?--市场(各种市场构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政府要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完善市场规则),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怎样进行交换?
1、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P14)
①等价交换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②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又低于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③为什么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维的关系(图示)。
2、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P79)
3、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P97)
三、怎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详见第二部分"调交换")
第四部分 消费专题
一、消费的作用和地位
1、消费的地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三、消费的类型
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
按付款方式分--还有货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四、影响消费的因素:
1、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四点,详见P29)
2、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特别是物价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工。收入增长较快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还取决于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提示】:注意"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区别;对这些心理的评价要客观具体。
4、消费观念(理念)影响消费行为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结合科学发展观);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消费与宏观调控(详见前面"调消费")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