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的选择力如何炼成
2018-09-20 13:45:18中国教育报文章作者:方乃峰 何东涛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在多元发展的时代,作为学校管理者,更需要进一步变革学生成才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新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在课程实施还是考试评价上,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如,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新高考改革的工作原则,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强化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等等。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在“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下,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着重强化学生自主选择力培养。
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自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实施“选择性教育”,赋予了学生考试选择权、学科选择权、课程选择权、学校选择权和专业选择权。新高考之下,学校及时主动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努力促成必修、选修两个课程体系有机整合的课程发展目标。在长河的校园里,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与众不同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课表。通过个性化课表,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是科学对待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保证学生的选择权和发展权,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浙江新高考“7选3”选考科目共有35种组合,学校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不走组合套餐制的老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新问题也出现了:学生选课分散,教学班小班化;学科失衡,学科老师或富余或短缺,教室、实验室等硬件不足,等等。尽管学校在排课、走班考勤、教学质量把控、教室硬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为保证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学校还是坚持将大走班制度推进下去,并在实践中将这些问题各个击破。
在新高考的改革实践中,学校还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组织模式,部分课程采用分层走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能力水平差异分层教学,为学生打造更精准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科的师资安排上,学校采用学生选教师的新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教师上课,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落实生涯规划,打造个性指导模式
新高考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需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和潜能,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定位,树立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发学生发展生涯课程,借力地处滨江区的大学城,开发大学先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特点;借助高新企业和家长校友资源,全面拓展生涯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生涯教育实践活动,课堂内外结合拓宽生涯教育空间,举行职业日论坛、专业日论坛、职业生涯体验实践等生涯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职业体验;通过第二课堂、公益服务、科学研究等各种途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将来的选课及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学校通过打造一支生涯规划的专业化队伍,成立生涯规划工作坊群体,确保教师不断学习,深入研究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每一名教师都是学生的生涯规划导师,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若干名生涯规划导师。学校还申请创建浙江省创新实验室——内在动力激发实验室。这使得生涯规划工作人员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和相应的设施设备。
自组学生社团,丰富成长实践活动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组织,社团也是学生自我个性彰显的大舞台。社团的建设,是从学生的视角去审视学生的思想行为,它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开发、自主组织、自主发展。
在长河高级中学,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加入若干个社团,也都可以组建和组织社团。目前学校设有各类社团组织40多个,电声乐队、动漫社、音乐社、街舞社、足球社、书画社、魔术社、机器人社、摄影社等均为学生自主组建完成。学校所需要做的,就是每周安排一节社团活动课,确保各个社团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场所。社团建设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兴趣特长的同时,也锻炼了每个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人格更加健全。
此外,学校还举办社团节、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歌手乐手大赛、诗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大力发展校园社团文化,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创造展示的机会。
学校围绕“还给学生自主选择权”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论过程如何喧嚣,始终还是在真切地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也真正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而这也是改革的初心所在、学校育人的目标落点。
(作者方乃峰系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助理,何东涛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