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专家解读:高考经济学专业怎么报?
2018-01-30 13:29:26新浪博客
在高考咨询中,近几年对录取规则、高考数据的家长问题越来越少了,例如什么是平行志愿的问题。对专业,尤其学生与专业间的匹配性问题,反倒成为问题的大类,比例越来越高。家长在进步,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越来越深入人心。家长关心的实质,涉及到职业规划中能力与专业、与岗位的匹配性评估。
高考志愿填报的深水区也在于此!当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家长填报的重要参考和工具时,高报咨询师对数据的理解其实比家长强不到哪里去,更赶不上人工智能。这并不意味着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走向末路。反倒,趋势会倒逼咨询师回归咨询的本质,回归对人的深入研究,对就业、行业趋势的常年跟踪和研判。停留在售卖数据阶段的机构和个人,最终走向另类的数据市场。
以案例分析为切入,我们分享观察一个专业特点的视角,供家长体会每个专业精致的一面。
经济学,很多投资股票的人,最初的印象来源是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他们指点江山,剖析走势,虽然其中不乏滥竽充数、满嘴跑火车的吹牛者。但大浪淘沙,我们记住了很多知名的经济学家,连带着也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印象。
初步印象之后,需要家长澄清的一点,是经济学与金融、管理学的区别。混淆两者的家长比较多。财经类院校中,金融总是最热的,很多学生冲击金融未果,不得已被调剂到相对较冷的经济学专业。既然都属于大财经的范畴,家长们混淆也是情理中的。
三个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今天文章主要把经济学作为重点,所以先分析学习经济学的一个关键能力:数学。
在大商科的学科范畴,唯有经济学开设了博士点,由此证明了这个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能够归类这个范畴的学科以物理为代表。正是因为数学工具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使得经济学登堂入室,摆脱猜想、感性推理的人文科学标签,栖身以严谨数理逻辑为主要特点的自然学科领域。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模型成为经济学家理解世界的工具。通过数字化的抽象分析框架的建立,经济学研究人员才能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有了简单、清晰的呈现,感性的推测有了理性的论证支撑,这就是数学对于经济学的作用。
另一方面,经济学存在巨大的研究风险,正如模型是经济学的力量所在,但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的“阿喀琉斯之踵”,即模型使用的局限性,尤其在发展也来越多样的当下,人类的灵活性决定了经济学模型必须多样化,不可能有普适的通用模型。目前理论积累对于分析判断当下的经济现象是非常有限的。从事这个学科的学习,在学术上会有非常巨大的研究空间。但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企业中,对经济学专业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毕竟宏观层面是大平台的着眼点,而要栖身大平台,没有过人的学术背景很难立足。
福娃要提醒家长,与金融这类研究工具性的偏微观学科不同,经济学是一个宏观学科,除了数学的超强能力要求外,大量经济学著作都需要外语能力的支撑。毕竟西方经济学是目前主导学科走向的主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