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古诗文更应关注教育评价体系的变化
2018-01-19 10:21:44澎湃新闻
教育部今天举行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情况。据专家介绍,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增加古代优秀作品的阅读与背诵,相信很多语文老师会举双手赞同:相对于现代当代散文的见仁见智,小说和戏剧受篇幅限制选文受限,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的优秀经典古诗文,显然教起来更有味道,物有所值,也更能让学子领略中文之美。
阅读、背诵古诗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重要意义无需赘言。但我想问的是,你知道《点击》(全称《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这本书吗?
我在一线教学,深有体会:对于初三学生而言,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葵花宝典”,比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更重要、更实用的应试经典。中考考的,《点击》就有,老师就讲,学生就背;《点击》没有,就不讲不学。有好几次,我在高一新生课堂上进行文化常识提问,被“《点击》上没有”弹回。
因此我关心,《论语》《孟子》《庄子》《老子》《史记》……这样一些睿智恢弘的传统经典,其深远深邃深沉的意义,怎样才能突破小小《点击》围剿,让它们真正成为学子的精神养料,熏陶浸润,慢慢积淀,而不是仅仅作为考卷上的一道虚词选择,一句文言翻译。这其实也是很多孩子喜欢阅读,但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所在。
简而言之:怎么考,在当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怎么教,怎么学。也决定了课标中那些变化的亮点,能否真正成为学子的精神明灯。
此次课标修订,另一个重点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样,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部分,同时还设立专门的 “革命传统作品”专题。作为70后的我,又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鲁郭茅”、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有的人》)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里的芳芬……(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他们的诗句,无需思索就浮现在脑海——那是三十年前,无数个清晨书声琅琅的青春回忆。他们的作品,在教科书里进进出出,这一次,无异于老友重逢。我和自己00后的学生,总算会有一些共同的文学经验了。多年后送别时,我们依旧会说:“你站着别动,我去买几斤橘子”,我们更会说:“无论上海或北京,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
有了新课标的“纲”,还要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这离不开考试评价这一“指挥棒”的变革。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在答问时指出: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这的确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学者的问题。
此次新课标中,“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多多少少触及了真问题。
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对笔者而言,还是更关注背后教育评价体系的变化。考学生,其实就是考老师,考怎么教——最后总要考试的,不是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 苏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