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周年暨高考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厦大举行
2017-05-31 11:15:00新浪教育
5月27日,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一同举办的“恢复高考40周年暨高考改革学术研讨会”于厦门大学隆重召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同时也是全国各省市推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年份。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分别为“纪念恢复高考40年”、“高考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国外高校招生制度及其借鉴”。
现场图片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现场图片
27日上午,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1楼1号会议室举行。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致辞。瞿振元与会中指出,招生考试制度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方面,包括如何体现立德树人,如何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如何更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使得高考简单化,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清、走得通,真正让技术服务民众。
在主题发言环节,多位与会专家先后发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对高考恢复40周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分析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代背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分析了当前高考改革的动因与目标,并指出我国高考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调整招生计划分配、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通过对当前高考群体的利益博弈的叙述,钟教授认为在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中,应兼顾理想价值与工具价值,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科学性和正义,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平均,要让每个孩子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接受多向化、个性化的培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则在分享高考改革的亲身经历与体会时讲到了九项经历制度反复性改革后能真正沉淀下来有意义的探索。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认为应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改变只靠“分数”的单一录取模式,明确加强多元评价的政策导向,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把手,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指出,高考改革,要坚持科学选才、公平选才、高效选才、以素质教育导向。
27日下午,参会专家针对学术研讨会三个主题分为了三个分会场,就恢复高考40年的总结与反思、高考新政策的实践探讨以及国外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分析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就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恢复高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高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对其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妥。
大会报告阶段由几位专家进行报告陈述。北京大学的文东茅教授在陈述基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高考优惠政策解析时讲到,高考优惠政策应站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社群主义公正观的基础上,淡化民族、强调文化,淡化群体、基于个体。对于“两依据一参考”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阐述了自己对此在高校招生中的一些见解,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筛选程序、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从江苏本省的高考改革实践说起,讨论了高考改革的现状与展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所长王晓阳则从国外的招生制度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启发和借鉴说起,点出综合招生考试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希望高考能够投入更多成本,对学生的标准能更明确,考察能更多面。最后,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总结了恢复高考40年来的五大发展趋势:高考录取率攀升,招生考试重心上移;高考类型增多,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由分省命题回归以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为主;高考招生从单一考试走向多元评价,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发展;改革自主招生模式,探索人才选拔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