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来源:学而思培优 文章作者:东学堂语文教研组 2014-11-11 19:39:50
长期的高考改革方案一直不够明朗,2015的高考形式也一直是不确定的。海淀2014-2015年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作为高考风向标的海淀区考试题,对于正在备考的考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的一些形式上的调整变化,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北京高考改革,在确定了分值不变的情况下,怎样调整考查形式以筛选考生也成为了改革的重点,而我们对于试卷题型的变化的应变能力就需要迅速的提高。纵观这张试卷,重点依旧在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理解个性化的表达,注重生活感悟与实践。
接下来,我们按照试卷的题型模块来详细分析一下这张期中试卷相对往年高考的变化及新的趋势。
基础知识
本次试卷基础知识考查形式和201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题基本相同,采用增加阅读情境的方式进行考查。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高考题中只是前五题采用此种方法,而此次海淀期中考试则在形式上进行了变化,将情景阅读增添至两个。考查内容同样涉及字音、字形、修辞和文化常识。但却减少了往年成语辨析和语义衔接以及病句分析这类常见题型,加大了文化常识的比重,这也是去年官方公布的高考改革趋势“强调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本届高三学生应适当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
此外,将古诗文默写此类题也采用情境式默写,放到特定语境进行考查,虽然看起来形式新奇,但是其本质上仍是给出上下句的形式默写名句,基本上没有变化,和2013年的常规形式一样。虽然2014年采取的是理解性默写,但是此次期末却仍是“新瓶装旧酒”。
古诗文阅读
2012至2014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选段均是人物传记。海淀高三期中亦延续了高考风格,选择《王谑庵先生传》。与此同时,文言文部分的命题结构也从14年的5分断句+12分选择+12分阅读延伸替换为12分选择+3分简答+5分其他文段断句,分数减半,难度降低。
除了常规的实词词义辨析和虚词词义用法两题外,其他句意匹配题、主观翻译等题型均未出现。文意理解题有两个:均为内容理解的客观题题型。这些改动都对考生的文言文原文整体主观理解及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观题与13年简答题模式相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文意理解性的简答题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部分,本次期中考试则删去了以往常见的主观简答题型,只有两道客观选择题,均为简单的文意理解。分值和难度都有所降低。
虽然诗歌鉴赏部分题型及分值减少,但关于本首诗的主观理解的考查却还是以 “微写作”的题型出现在了试卷当中。
13、14年均考查了阅读延伸题。本次期中考试没有涉及到阅读延伸的题型,而诗歌鉴赏中主观理解题型本应是一道古诗鉴赏的阅读延伸,但现在以“微写作”的形式出现值得大家注意。本次考试中的微写作虽然在形式上延续了2014北京高考的套路:为学生提供了三个理解的方向,分别考察查同学们的语言运用、情感理解以及观点阐述的能力。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更接近于古诗阅读延伸题型的。
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微写作的出现可能是为了适应语文高考改革的趋势而改变的,但是现在一切都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微写作这一题型的设置意义还不够明确,出题模式也不太成熟。而这道题的答题方式和阅读延伸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精力投入于阅读延伸题型的模式化处理可能会更加稳妥一些。
现代文阅读
海淀区期中考试中的社科文阅读取材于流沙河的《发现与发扬汉字之美》,但只是截取了部分关于汉字演变的内容,删掉了主观感慨的部分,使之专业性加强。承接了2014年北京市高考的社科文阅读《光伏发电纵横谈》,正文与链接材料相结合的样式,也同样出了一道答案在链接材料中的选择题。
2014年的北京市高考社科文阅读的考查方式都是客观选择题,而在14年之前的北京高考中,向来是主观题的比重大于客观题,海淀区今年的期中考试则是采用了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的形式,是对这两种形式的融合,当然,这样的考查方法比较全面。客观题仍旧是对文章的细搜求,主观题的考查是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文章的一句话,2014年的北京市高考社科文阅读也有一道这样的题,只不过是选择题,而往年的主观题也都比这道题要难。
总体来说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介于2014年和2013年北京市高考社科文阅读之间。
现代文阅读承接了2014年北京市高考中的《废墟之美》,没有使用文化散文,而是用了一篇具有说明性的文章,客观题也没有使用2014年考试大纲中提到的差别赋分,选择题仍旧是五选二,每个选项2分。主观题也是以概括归纳为主。难度上也与2014年北京市高考的《废墟之美》相同,非常简单。
最后的阅读延伸题也是采用了最标准的考查方式,与2011年北京市高考题中的《祁连雪》极为类似,但是比《祁连雪》要相对简单。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方式综合了2014年和2011年两年的题型,考查的比较全面。
作文
对于大作文,对比 2013年高考作文和2014年高考题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命题都是是“时代”和“新旧”观念的碰撞,2013年高考题中的“爱迪生和手机”和2014年高考题中涉及到的“老规矩”以及海淀期末卷中的“不同时代的青春”涉及新旧比较,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重点是立足当下。我们可以适当关注现在某一生活观念在不同时代中的表现,并将着重点放在当代。这也符合高考改革“紧密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方向,这种理念有可能顺承到未来的高考题中。
总结
海淀区的期中卷总体上来说是对今年和往年的高考卷的综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今年的高考卷中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以已经成型的高考题目的样式为主,紧跟高考改革的倾向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仍旧是主流。
相关下载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