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选大学挑专业就像找对象 要找最适合自己的
2014-10-22 11:14:05圣达信教育文章作者:梁挺福
金秋送爽,埋头苦读。2015届高三生又在紧张备考中,考得好更要选得好。对于高三考生和家长来说,选大学挑专业可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情。其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考生与家长在此时往往要么手足无措,要么信心过度膨胀。其实仔细想想,选大学挑专业也是一种生活智慧,也难怪很多人都喜欢拿选大学挑专业与找对象等生活现象来一起调侃。
选大学不是找“奥特曼”:量身裁体最重要
上大学不是恣意放纵,而像是结婚,所以要认真慎重。找对象认真挑选是必须的,挑一个要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完美无瑕、出类拔萃?即便一些自身条件很差的“青蛙”、“恐龙”,也会偶尔做做“吃天鹅肉”的美梦,盼望“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奇迹出现在自己身上。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挑来挑去挑花了眼,最后把自己剩下。
网上有个段子说,某时髦靓女上网搜索理想男友:要帅,有车。结果是:象棋。女不甘心,再搜:有房、有钱。结果是:银行。女还不甘心,再搜:有爱心,体贴人。结果是:奥特曼。女十分生气,于是将上述全部条件输入,良久,计算机十分艰难而又缓慢地打出一行字:“奥特曼在银行下象棋。”那些一味追求“高富帅”与“白富美”的人,最后会不会也收获一位在银行下象棋的奥特曼呢?
选大学亦是如此。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大学时往往也会陷入一种“理想主义”的困惑,总希望能够被更好地大学录取,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高考分数、兴趣爱好、文科理科等限制条件。在志愿填报时,考生面对的是几百所高校和近几千个专业,如果漫无目的和毫无标准地找,只会让自己眼花缭乱,最终一无所获;如果过高地抬高标准或者一味地降低标准选择院校,结果亦是难遂人愿。选大学贵在一个“选”字,如何选便考验人的智慧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一下目前的位置和排名,把不属于自己位置的学校排除在外。然后再根据985、211、省内省外、文科理科、名牌大学、是纯理工的还是文理兼收的等进行分类,排除自己喜欢的类别。这样合理地缩小条件,确定范围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挑专业就像是“挑鞋”:合不合脚最重要
专业的选择也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重要一环,考生录取的专业直接关系着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或行业,虽然当下专业不对口就业的现象也常有,但大多数岗位还是更青睐于所对应专业的学生。我们也看到,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考录取率的提高,更多考生有了升学机会,但同时因录取专业不满意而放弃报到或入学后退学的考生人数也在增加。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专业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你想买鞋时,你走进一家卖鞋的店里,如果你直接问店家:“我想买双鞋,告诉我哪双鞋比较合适?”店家虽然热情,但也无法给挑选合适的鞋,店家可能会推荐给你最有品牌的鞋,也有能会向你推荐最给力价格的鞋,当然店家还会问你,你的脚是多大的尺码?
当你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几千个专业,如果直接问我,我可能也无法向你推荐专业。买鞋的人都想买到最称心如意的鞋,在买鞋之前,你最好先量量自己的脚的尺码,只有适合自己的脚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适合孩子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同样选专业在找对象时也是同样道理。结婚的一大原则便是为爱而结婚,而不是为地位而结婚。找对象时,遇到合适的人,你感觉哪儿都舒服。选专业也是这个道理。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都喜欢包办代替,不给孩子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决定的机会。这是很不合理的一种做法,毕竟鞋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知道,专业是否适合考生,其实考生自己心里最清楚,毕竟将来学习这个专业的是考生自己。
因此,在挑专业时,家长尽量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与选择。但是家长又不能完全放心地将这种选择权全部“下放”到孩子的手中。在找对象时,孩子会参考父母的意见,有的父母还会邀请自家亲朋好友来帮忙参谋。同样在挑专业时,父母的建议与意见同样必不可少,毕竟身为父母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肯定要更加丰富一些。有的父母对高校专业不甚了解,也会向专门的志愿填报专家请教咨询。
假定你挑选好了自己要结婚的对象,就如同你填报好了大学的志愿,确定了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但是你选择的对象愿不愿和你结婚,得看看对方是不是满意你的条件;同理,你所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是否会录取你,也得看你的高考分数。
当然,找对象与选大学挑专业也不尽相同。找对象不满意,在合理的范围内还可以再换。但选大学可就不同了,大学不可能一所一所地由你挑选,不满意了再换一所。大学一旦录取了你,如果你不满意,要么放弃重新选择复读,要么硬着头皮坚持读下去。可是,你的时间和前途耽误不起。因此,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走马观花,三心二意,而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根据科学的报考理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定位院校和专业。
有一个段子说,让男人感兴趣的六大神器分别是:1、豹纹;2、短裙;3、丝袜;4、长靴;5、钢管;6、诱惑的眼神。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孙悟空。虽然我们在选大学挑专业时,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但是我们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成绩档次、家长行业背景,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去挑大学、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