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来人分享:写给正准备报志愿的高三家长们
2012-04-17 10:02:47一起成长的新浪博客文章作者:一起成长
对北京高三的家长来说,最痛苦应该是报志愿了!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北京是5月中旬报志愿,不仅后面20多天会发生什么变化,就是临场会这么发挥也没有底,真正高考的成绩会与报志愿的时候差距有多大还是未知数,尽管有一模、二模成绩,但仅仅靠模拟成绩填报志愿这么会靠谱呢?因为我坚信任何一次模拟考试的试题都难以与高考试卷的质量相比拟,相对模考,高考应该会更加真实、全面的考察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过去的所有考试都是参考,根据成绩发展趋势报而不是根据最近的一次静态的成绩来报。
填报志愿,对于高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志愿填报是否合理,可以说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功与否。
志愿填报得好,对孩子高考前将近一个月的影响也很大。报好了,孩子会在最后的日子里把学习状态调到最好,利于高考的准备与发挥。如果志愿填报得孩子不太满意,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最终影响到高考的结果。2011年,女儿高考填报志愿也是经历一番反复的。想起来可谓惊心动魄。
帮助女儿填报志愿的过程,我家大概经历了“前期准备、成绩分析、交流沟通、目标一致”等几个重要环节。下面就具体谈谈我们帮助女儿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与大家交流。希望过后来的家长们一个参考,因为我不是填报志愿的专家,只研究关注与自己孩子相关的信息,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是北京,文科。
前期准备:针对性收集信息
北京的报志愿时间是5月12-17日,我们是在2月份就开始收集资料,其实还不止2月份,她妈妈很早就加入了一个高三家长群,群里有熟悉北京报考志愿情况的专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帮大家“出谋划策”。
志愿志愿,就是志向和愿望。女儿学的是文科,她早就告诉我们她不喜欢金融、经济、财务、管理等专业,因此,我们收集资料就目标很明确,盯的都是那些纯文的方向,比如中文、新闻、社会、英语、历史、哲学等。因为女儿的成绩还算比较好,我们也把学校的范围基本上锁定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五所大学,另外就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三所香港大学。
除了在群里和别的家长以及专家交流外,前期的准备我们还采用在网络上收集各种资料、参加高招说明会等方式。从四月开始,我们几乎每周都奔走在不同的咨询现场,了解不同学校当年的招生情况。也通过和现场招生老师的交流,了解该学校各个专业对应要学习的课程(因为专业的载体是课程,如果对具体的课程没有兴趣就很难把这个专业学好)。从各个渠道,我们也分别了解了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就业统计信息。这些资料信息陆续收集,到报志愿前,我基本上对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了。
非常欣慰的是,海淀区教育考试院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参考信息,就是把历年来全区孩子的排名和排在该名次的考生最终所上的高校统计出来,做成了一个非常明晰的表格,让家长们根据孩子几次模拟考试在海淀区的排名,大概知道孩子可以报考社么学校。还有一点,要清楚孩子所在中学历年来的排名和录取高校,这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了不使孩子分心,这些工作我们都是背着孩子做的。收集来的资料我们都反复分析整理,争取在我们这里条理、明白,目的是真到填报志愿的时候,跟孩子交流起来既让孩子很快明白自己的位置对应的是哪些学校和专业,提高决策效率节约孩子宝贵的复习时间。
成绩分析:自己究竟会在什么位置?
成绩是报考志愿的最重要依据,北京孩子主要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和一模、二模成绩。那些获得加分的考生还要考虑加分后成绩情况。女儿当时的情况是,通过“校长推荐计划”获得了香港大学人文学院20分的加分;国内其他高校自主招生均没有获得加分。
当初参加自主招生,本希望北大、清华或者人大最起码有一个学校能拿到加分,那么报志愿的时候就直接填报那个有加分的学校。结果,大陆的学校一个加分都没有拿到,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必须认真、科学、客观的评估高考“裸分”的可能水平,还必须考虑那么多名目繁多的加分导致自己最终的实际排名后延,判断这个可能的排名成为我们填报志愿的最核心的工作。
分析预测这个成绩最难,也最重要。我们是采取趋势分析方法研究的,我把高二分科以来的几次有学校排名的重要考试成绩全部列表,绘制变化曲线。
不仅分析总分的变化,也要分析单科的变化,分析单科是为了修正各次临场发挥异常造成的数据“失真”,希望最终得到可能接近真实水平的高考成绩。
因为我知道任何一次考试都无法与高考相提并论,真正的高考题设计更加科学,最可能考察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是借助历史成绩尽可能最准确判断出孩子的真实水平,也就是高考成绩。
下图是我根据女儿高二以来的历次成绩做出的分析图表:
(图解:横轴代表10次重要考试,纵轴代表年级排名;8、9、10分别代表一模、二模、高考名次(年级)是第4、第12、第5.)
可以看出,女儿的成绩虽然有所起伏,但是总体是上升的,也就是女儿一直是进步的状态。所以,我判断女儿高考应该能达到又一个高点,就是重点关注那个直线的趋势线的变化,如果正常发挥达到年级第五左右。尽管很多专家、老师一直强调的二模是最接近高考成绩的说法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如果真根据这个二模成绩考虑,我们只可以选择人大里面不太好的专业,但我还是不甘心!
各科成绩的变化曲线图。认真的研究分析,是可以得出一些更加科学的结论的。整体上升趋势,底部不断抬高,上下振幅逐步减小,这些是好事哦。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填报志愿有帮助,特别是对偏科的孩子有帮助,通过这个图就很直观的发现自己的那些科目成为严重的短板,对你的整体战绩有多大的影响,以便早点有所侧重纠正偏科(因为任何一门短板都可能导致你与心目中的目标无缘,你看看那些成绩超好的孩子,几乎没有差的学科);同时也便于发现自己究竟哪一门成绩是优势科目,哪一门是差一些,在越来越临近高考的时候便于随时调整时间安排。(提醒注意:最后2次考试:二模与高考成绩排名数据没有保存,数据缺少9、10,大概是英语等很优势的名次有退步,但比较差的名次有进步,基本都是向总分趋势线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