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必读:如何调节高考备考时的情绪变化
2012-03-09 14:14:50《求学》杂志官网文章作者:沈潘艳
高三生必读:如何调节高考备考时的情绪变化
作者简介:沈潘艳,女,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解读: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生物钟”会自动地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吃饭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与“生物钟”类似,我们的情绪也会出现一些有规律的变化:什么时候情绪兴奋、什么时候情绪低落。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与我们受到的外界影响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如小超来信中所说的,虽并未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可情绪就低落下来了。这就像一个在下午一点有午睡习惯的人一样,即使那天早上十点才起床,到了下午一点,他照样还是想睡午觉。我们暂且将这种有规律的情绪变化叫“情绪钟”吧!
我们可根据生活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依此类推,我们也可对自己的“情绪钟”进行有意识的调节,以便有效地为自我服务。比如小超,千万不要被动地等待情绪在一两小时内自然恢复到平静状态,而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情绪从低落状态尽快调整到平静状态。比如,可以在吃完晚饭后在校园里转转,听一些让人兴奋的音乐,随音乐哼上一两句,让自己情绪尽快脱离低落状态。
该将“情绪钟”调节到什么状态?
认识了“情绪钟”,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将“情绪钟”调到怎样的状态才有利于复习呢?可能有很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当然是将情绪调节到愉快、兴奋状态咯!这种回答来源于将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认识。
一般来说,正性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愉快、高兴、开心、满意等情绪,而负性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郁闷、悲伤、恐惧、焦虑、烦躁、悔恨等。习惯性地,我们会认为正性情绪是一种好的情绪,而负性情绪对人没好处,应极力避免。其实不然!情绪除了有正性和负性之分外,还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所谓积极情绪,就是对我们从事的活动有促进作用或积极作用的情绪,而消极情绪就是指对我们从事的活动有阻碍作用或消极作用的情绪。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会发现,一些负性情绪其实对我们是有利的。比如,遇到危险时,恐惧的情绪会促使我们发出尖叫声,而尖叫声传达出需要帮助的信号,这是有利的。再如,当我们参与比赛时,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我们调动全身的潜力而在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要将“情绪钟”调节到正性情绪状态,而要视任务情况而定。
情绪除了有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还有强度之分。比如,以下情绪从弱到强分别是,喜:适意—愉快—欢乐—大喜—狂喜;怒:不满—生气—怒—激怒—大怒—暴怒;哀:伤感—难过—悲伤—哀痛;惧:害怕—惧怕—惊恐—惊骇。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将情绪调节到什么强度才有利于我们的复习呢?有同学可能会说,当然是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复习咯!其实不然。总体来说,情绪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中等强度情绪最有利,情绪强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除此之外,情绪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还与任务难度有一定关系,“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就很好地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看出,面对复杂任务时,我们的情绪或动机水平偏低一些,最有利任务的完成;面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我们的情绪或动机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也有利于任务的完成;面对容易或简单的任务,我们的情绪或动机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个定律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体现。比如,运动员在奥运会决赛的角逐中(想要获得冠军,此时任务非常困难),必须要将自己的情绪水平调低(放松、不紧张)才有利于自身水平的发挥;而一个奥运冠军在平时的常规训练中(任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就必须要有适度的情绪紧张水平才能保证训练的成绩,否则很容易“大意失荆州”。
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同学充分理解这一原理,才能在复习和考试中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比如平时的复习中,要保持适当的紧张水平才能保证复习的最佳效果;而到了考试时,却需要放松心情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在考试中,遇到简单的题目时,要提高紧张程度,以免粗心大意而丢分;而遇到困难题目时,必须放松,才可能有灵感闪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