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来最难的一道单选题
自主招生考试“三国演义”更现纷乱
立春已过,天还未暖。即将开始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可谓“龙年第一考”。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一个可以让考生在高考后被降分录取的机会,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今年的第一考有些纷杂。本已被形容成“三国演义”的以北大为首的“北约”、以清华为首的“华约”和多所重点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的三个集团的前两者将考试时间均定在了2月11日。
瑜亮之争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不管答案如何,由此产生的纠结、尴尬和疲劳仍将困扰着考生们。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到考试群体之中,了解考生、家长、教师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他们的经历。
幸运的是,“卓越联盟”今年并没有选择直接“内斗”,但是,这真的是幸运吗?
纠结“华约”?“北约”?必须在高考前“站好队”
“这是我18年来做的最难的一道单选题。”昨晚,抚顺某省级重点高中高三学生姜斯琴(化名)这样调侃。
与去年不同,今年“华约”、“北约”联考撞车,考生们只能“做一道单选题”———要么选择“华约”,要么投奔“北约”,这道单选题早在2011年12月初就摆在了姜斯琴面前。
2011年12月2日,“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联盟在同一天公布了2012年招生方案和具体的测试时间。
“怕啥来啥,还是撞车了。”姜斯琴说。
报名时间也很紧迫:从12月3日到12月18日,两周多的时间。
“北约”的政策是:参加联盟选拔的每位考生最多可报3所高校;“华约”的政策是:考生可以同时申请2所学校,如果初试成绩没有达到所申请学校的要求,还可以向第三所学校申请。
“选来选去,觉得哪个都放不下,毕竟‘北约’‘华约’阵营里的都是好大学。”姜斯琴说,之后的时间里,她一直举棋不定,请教学哥学姐,也是众说纷纭,父母对高考政策也不懂,但态度很明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定夺;而老师告诫她,还是认真准备6月份的高考。
这个时候,她明白了什么叫“纠结”了,在距离最后期限还剩下几天的时间里,她最终投靠了“北约”,理由很简单,“3比2大,北约的机会更多些”。
之后一个多月她继续上课复习,心态情绪逐渐平稳下来。2月6日,“北约”“华约”联考撞车的报道再次见诸报端,她又为当初的选择焦虑起来,“如果同学们都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都抢着考‘北约’,‘北约’的竞争岂不是更激烈?”
报考数在变
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辽宁地区报名参加考试人数为6774人。
其中,报名参加“卓越联盟”考试的人数最多,为3079人。报名“华约”考试的学生为2209人,参加“北约”考试的学生为1486人,后两者报名人数比去年有数百人的减少。
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华约”“北约”考试时间撞车,而“卓越联盟”独善其身。
尴尬老师力挺高考,不允许课上看联考教材
一旦在2月份的笔试中被“北约”、“华约”、“卓越联盟”选中,考生将会在高考时享受到所报考高校的许多优惠,比如降10至30分甚至更多分数录取,或者优先选择专业等。这也是学生们对联考大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但数字统计却表明,参加联考获取优惠政策的考生所占比例并不高,由于自主招生名额有限,每年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考生能够成为最终的幸运儿。2011年“北约”13所高校联考中,3万多人最终只有3000多人获得加分资格。
老师们介绍,省级高中除了被保送上大学的个别考生外,绝大部分尖子生都要参加联考,但各校尖子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受益最大的,是那些高考分数游离于录取分数线上下不多的考生。
“高考中起死回生的经历,在家长和学生中绝对有轰动效应,难怪那么多学生愿意参加联考,家长也乐此不疲。”抚顺二中一名老师说。
林宇(化名)是我省一所顶级重点高中毕业生,高考前在学校排名进入前60名,去年他参加了“华约”联考。
“联考只适合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尖子生参加联考挤占加分名额,其他考生就会失去机会。”
林宇这样表示。
相对于学生和家长们的狂热,老师们倒是很冷静。
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教师黄玉娇曾告诫考生:自主招生并不是“救命稻草”,只是高考的辅助,毕竟最后还是看高考成绩。学生一定要视能力而行,如果能力不够,反倒压力更大,如果心态再调整不好,甚至会影响高考。
部分老师也明确表示,他们不赞成太多的学生参加联考,他们也不会专门为了联考而备课,虽然联考题目设置仍在高考大纲范围内,但考题设置“偏、难,怪”。
“如果有学生问到联考的题,就给解释一下。如果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看联考教材,我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位物理老师说。
姜斯琴说,她的学习材料大部分来自网络。她原打算去参加一个“北约”的培训班,但又觉得还是高考750分重要,另外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是她所考虑的。
在一个高三学生的微博里,一名老考生感叹,他从2010年4月份开始准备参加2011年的联考,光参加各种补习班的费用就花费了1万元,2011年联考结束后,他感觉效果不明显。
尴尬的现状
自主招生考试本来是一种教育改革,是一种改变应试教育的手段,然而事实却往往与愿望相背离。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自主招生培训”的字样,一下子跳出数十万条结果。“考试通过率100%”、“自主招生命题专家”、“命题教授真题辅导”等宣传广告铺天盖地。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华约”“北约”或“卓越联盟”高校的门口总能看到考试辅导机构。有的机构甚至声称,师资是清华、北大的教授。与之相“匹配”的是:各地培训班价格都不菲,短期培训的价格基本上都在2000元以上,如果是一对一上课那价格更高,动辄上万元。
疲劳需连考6个小时,少喝水为少上厕所
在高三学生微博、高三家长俱乐部论坛内,充斥着考生临考前的兴奋、迷茫,家长的焦虑。
甚至有人列出了每年2月份的考试“清单”: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北约”联考,“华约”联考;“卓越联盟”联考……
“2月份简直成了考试季,本来联考应该减轻学生负担,没想到学生家长负担反而重了。”沈阳二中一位老师说。
抚顺二中的老师更是直言“其实哪个学生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老师心里都有数,但我们又不能打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家长心里也有数,只是舍不得放弃。”
原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树森说:“由于现在的所谓‘华约’‘北约’联考强调特色办学,但还是过于重视考生分数,跟国家提倡的特色办学方针有一定出入,是否能长期存在还不好说。”
李树森认为,应该肯定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外大学也是这么做的,社会各界对“北约”“华约”联盟非议较多可以理解,毕竟联盟还属于新鲜事物,传统的高校招生考试沿用了太长时间,对大家影响过于深远,社会各界应该逐步适应。
李树森认为,“北约”、“华约”
联考撞车有抢夺优质生源之嫌,但这样做对考生也有好处,如果考生两个联盟考试都参加,一旦获得了双方降分录取的资格,会对考生填报志愿形成干扰。
去年的2月19日,“华约”联考一天考了6小时,随后,“北约”考了7个半小时。当时报名参加两个联盟考试的考生,几乎拼尽了体力和脑力。有的考生部分题目还没来得及做就被收卷子,有的考生干脆中途退场。
“这哪里是在考试,简直是在跑马拉松!”事后有考生调侃。
“多亏了今年撞车,要不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姜斯琴说。
今年两大联盟的联考又是“从早考到晚”,2月11日上午9时~12时,下午14时30分~17时30分,共长达6个小时。
“估计考完天就黑了,妈妈会在考点门口等我。”姜斯琴说。
借鉴去年考生的经验,姜斯琴已经在考点附近订好了客房,2月10日晚间她和妈妈入住,上午考试时,爸爸在家里做好饭菜,中午给她送来,这样做是担心吃外卖拉肚子;她还准备了咖啡,上考场前喝,提神;早上和中午尽量少喝水,避免考试期间上厕所,争取最多的时间答题。
“6个小时,咋也得熬过来。”姜斯琴说。
去年那一场
在参加“北约”的第一场考试时,离结束还有40多分钟,考生郑俊超想上厕所,但他仍旧继续做题。
“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张,如果出去上厕所,花费的时间可是不补的。”郑俊超一直憋到考试结束。
考试一结束,他首先奔向厕所,结果发现厕所内已人满为患,还得排队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