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技巧 >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使作文材料与思想更“融合”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使作文材料与思想更“融合”

2011-10-11 14:03:50中学生作文网

  很多高考作文为追求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从而获得“高分”,使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无可厚非,但是,考生在突出作文的文采时,往往忽略了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结果不少考生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肤浅而单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话文”。

  其实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类作文无病呻吟的本质。在此要提醒考生:当我们对“技巧”孜孜以求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作文一定要凸显思想的深度,力求“文质兼美”。

  第一,让作文的立意彰显“思想之美”

  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考生们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新闻,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另外,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第二,让材料和思想紧紧地“胶合在一起”

  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余的罗列。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叙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顾后,在材料之前、之后加上与主旨关联紧密的感悟语或点评文字,让思想和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思想”这根红线串联相关的材料,让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辉,文章才有深度。

  第三,让语言“跟着思想走”,渗透文化的特质

  语言之美首先依赖于思想之美,有文采的语言必须是体现思想内核的,才富有表现力。一是对几个不同事例逐个进行一句话高度概括,使之构成排比句,这样既充实了内容,又体现了文采。例如:“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是让文字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避免枯燥干瘪、孤陋浅薄,使文章飘逸出浓浓的醇香,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写作指导:议论文多角度写作之审题立意

语文写作指南: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指导之睁眼与闭眼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指导之我看作弊

[标签: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