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技巧 >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指导之睁眼与闭眼

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指导之睁眼与闭眼

2011-10-09 15:58:55湖南新化一中文章作者:高星云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睁眼与闭眼"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及其例文

  【作文题目】

  请以"睁眼与闭眼"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或自身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角度自,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2011年9月考试题)

  【题目解读】

  这是关系式作文命题,一般由并列的几个短语组成,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首先在内容上要兼顾几个方面,不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像本题中"睁眼"和"闭眼"两个方面的内容都要写出来。其次,此类命题短语间的关系是多样的,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是对立关系,"人文素养与发展"是条件关系,"心态与结果"是因果关系……短语间的关系不同,写作的重点自然也不同。像"睁与闭眼"是明显的对立并列关系,写作时应将二者并重,从二者的紧密联系或者褒贬角度去构思。第三,要联系社会生活,使内容具体化。具体的立意角度如下:

  1.从"睁眼与闭眼"本义的角度:睁眼即张开眼睛,闭眼即闭上眼睛。睁眼做事,闭眼休息,可以谈个人不注意用眼卫生的危害,呼吁闭眼为睁眼的,并由此生发开去,倡导闭目养神,劳逸结合,谈工作和休息辩证的关系;

  2.从小沈阳的名言"一闭眼再一睁眼这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再不睁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生发开去,可以立意为人生就在"睁眼与闭眼",我们为了死能瞑目,宜抓紧光阴,造福人类(联系司马迁关于生死的名言考虑);

  3.从"睁眼与闭眼"的引申义的角度:睁眼即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闭眼即降低要求,姑息纵容,可以谈班级管理、团队管理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需要懂得"睁眼"与"闭眼"艺术,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才能成就功业,和睦邻里,共建文明;

  4.你思维敏捷,你可以把"睁眼与闭眼"解读为"现实与梦想",谈实干与空想;

  5.你可以把"睁眼与闭眼"解读为"睁一只眼与一只闭眼",联系地沟油事件,破监管不力,立严格执法;

  6.你感悟深刻,积累深厚,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照集体相时的经历来立意,构想先闭眼,后睁眼的故事,方能使照片上的全体人员都能都睁着眼睛,表达换位思考、事前谋略带来成功的主旨;

  7.可以从待人与律己角度立意:比如别人的缺点,他人的隐私,我们不妨,闭一只眼给别人一个理解,做个傻瓜,装一下呆子,买一个难得糊涂,但对于自己的不足,我们睁着眼睛来检点自己,强力改进。

  有了这些思考,再确定文体,写文章也就很容易了。

  可以记叙学校开展的眼保健操发生的行事,表达闭眼是为了更好的睁眼的主旨;或叙写某局长因为奔几天不闭眼最终永远闭眼的悲剧故事,表达睁眼与闭眼对维持人体运转的重大意义;可以模拟家长的口吻,构想三四则日记,表现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宜睁眼与闭眼相结合,做到有严有宽,有主有次。

  可以正面论证现代人"睁一只眼与一只闭眼"即宽容、难得糊涂带来好人缘的观点,或者带来教育孩子的成功;还可以运用比喻,"睁眼"好比精通外语,"闭眼"则是不懂外语。在当今世界上,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比别人多一双眼睛;反之,就犹如瞎子闭眼,盲人摸象。

  还可以说明"睁眼与闭眼"的养生的方法,倡导学习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只有常闭眼才能让"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

  总之或褒或贬,或褒贬结合,可以记叙议论说明,文章写作空间大。

  【经典素材】

  有关睁眼与闭眼的名言:

  1.中国的俗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外国有位哲人说:"恋爱时要大睁着眼,婚后则把眼睛半闭着。"

  3.小沈阳说:"一闭眼再一睁眼这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再不睁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4."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5.整天清醒,自己累还累别人,因此要学会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把眼睛全闭上。——郭文剑

[标签:高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