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家长必读 > 家长必读:2012届高三家长要做好四件事(2)

家长必读:2012届高三家长要做好四件事(2)

2011-10-09 13:54:11招生考试通讯

  【个案2】以前每当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刘女士和先生都着急得不行,恨不能马上找到一种让孩子成绩快速提高的灵丹妙药,哪怕花再多的钱,他们也认为值得。孩子要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可咋办啊?于是他们开始给孩子找家教补课,开始找的是大学生,可是孩子觉得水平不行就给辞了;接着找了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可孩子觉得沟通费劲,又给辞了;又找孩子学校名师补课,一堂课900块钱家长也认了,可孩子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后来又请了几位名校的老师补课,可孩子成绩不但保持不住还有下滑的趋向。他们把这么多年省吃俭用的钱都花在了补课上,不但帮不上孩子,还受到了孩子的埋怨,因为补课的事,孩子都不和他们沟通了,弄得孩子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陡增,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三紧张的复习中去,学习成绩也难有进步!

  【分析】家长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应对这场考试,相信学校为考试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稳定的状态。尤其是一些父母越俎代庖,喜欢把孩子的一切事物都包揽下来,又是找名师补课又请客送礼的,其实这样无形中徒添了孩子的内疚感,给孩子造成压力或者带来麻烦。而这样的结果与父母的初衷早已背道而驰。面临高考,孩子已经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了,千万不要反复叮咛、唠叨,相反应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看看新闻、散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TIPS】

  1.对孩子合理期望。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还有努力程度、学习兴趣等因素。因此,作为高三家长,要走出对孩子提出过高期望的误区,避免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对孩子学习要鼓励、不要指责:有些家长,总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孩子是天才、是金子,目的是想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当孩子看到家长把别的孩子夸得那么好,而自己却一无是处时,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厌学,严重的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正确而科学的做法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孩子一起商量后,再确定出合理、合适的期望目标。尤其是当孩子成绩出现波动时,家长更不要轻易否定孩子或者批评孩子,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知识掌握存在漏洞,还是做题时粗心大意?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及时解决,帮助孩子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此外,家长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而要在孩子有进步时就肯定孩子、鼓励孩子,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不要给孩子定分数指标,也不要规定孩子一定要考哪所学校,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每年高考题目难易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硬性地给孩子制定一个分数目标并让孩子去完成,应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学习。例如有位家长因为向往北大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读成,所以就硬性规定孩子非北大不上,无形中给了孩子极大的压力。历年都有不少考生的志愿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写,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学校这种专业并不感兴趣。结果造成了子女对父母的不满。

  3.不要执意送孩子上考场,也不要问孩子考得如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尽量不要送孩子上考场。一位落榜的考生说,想起爸爸妈妈站在烈日下等着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学习基础好,在高考最后几个月的市级模考中,就不要过多地强调他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把每次模考作为一次考前阶段性的检查,找出每次考试的失误,然后制定克服失误的具体措施,每次模考,只要你不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模考的收获!任何一名考生,哪怕他平时成绩再好,高考时也难免有发挥失常的可能。所以三天高考期间,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不要问他,否则有可能影响到下一门考试。

相关阅读:

高中家长周末可以为孩子做点什么

漫谈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给予孩子的十大礼物

教师寄语:家长请珍惜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标签:家长 高三]

分享: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gaokao_com

  • 👇扫描免费领
    近十年高考真题汇总
    备考、选科和专业解读
    关注高考网官方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