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2011-05-03 19:15:42高考研究中心文章作者:郭化楠老师
2011年的高考正在迫近,各区的一模刚刚结束。本文将就海淀区的数学理科试卷进行一下分析,希望有助于考生正确面对试卷和成绩,备战高考。
试卷总体呈现的特点是:命题思路与风格贴近高考,难度略高。试卷整体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说这份试卷命题风格贴近,是因为我们明显能看出,有几道题是对去年的高考真题的模仿。例如第8题,秉承了今年北京第8题的风格,可以进行计算,但是更可以通过对数学量的感觉,直接分析出答案,强调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分析能力。小题的14题,也考察了在动态中寻找规律、分析数学背景的内容,跟10年高考题的第14题有神似之处。第10题,对统计这个知识点的考察,大胆的从考察计算转移为对数字特征的理解,既实用又不死板,是个很好的题目。
而试卷的大题,出的非常中规中矩,没有偏题怪题,考察角度虽然略显保守但是对于检查学生的基本复习情况来说,做到了很好的覆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第20题,作为一模试卷的压轴题,这道题对高考压轴题有较好的模仿。题目的本质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转化之后,能明白原始数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有多大。考察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又没有用到过于高深甚至超纲的知识,真正考察到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层面,是一个有区分度的题目。如果说这道题还有改进之处的话,就是原题淡化了对数学语言的运用,而这恰是近两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说这份试卷难度略高,主要是因为这份试卷对部分知识点的考察,都选择了相对较难的角度。例如小题的第4题,考察程序的输入值,相对以往考察输出值或判断语句,就略难一个档次。小题的第7题,三角函数图象的考察,也选择了大家看起来不熟悉的 这个函数。小题的第13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形关系转化能力,也比高考去年相同知识的小题考察的深入。
大题跟10年真题相比,主要导数题多了一问,计算量略增加了一点,但是第20题减少了一问,难度也降低了一些。离散型随机变量(第17题)的考察,计算量略大于高考,并且考察了超几何分布,这是学生掌握的相对不好的概率分布。总体特点是题目常规,计算量略高与高考。
总体来说,这次一模的命题思路值得研究,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考察了对数学量和数学关系的理解;难度虽略大却不失常,不超出学生在此时应该掌握的正常范围,是一份有参考价值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