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讲述保送生通关心得
2010-12-01 10:18:31清华大学
法学院 陈慧怡
2007年1月,我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作为深圳外国语学校推荐的三名学生之一,来到清华园参加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3月份,我接到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就在高考前我幸运地成为清华莘莘学子中的一员。
入学后,我的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年级第一,并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大学生最高级别的专业论文竞赛“挑战杯”中获世博专项赛全国一等奖,并代表清华大学在内地大学、香港高等法院出战模拟法庭和专业辩论比赛,屡获佳绩。大三上学期,我参与校级国际交换项目,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学习。同时,我还是“清华大学——饮水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的一员,践行着“受助-自助-助人”的理念。继连续两年获得清华综合一等“好读书”奖学金和法学院最高额的“普衡”奖学金后,今年我获得了2010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本科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仅授予五人。
此时此刻,我想这所有已经取得的成绩,都要从我保送到清华的那一天说起。
保送、自主招生——多元的成材选拔路径
保送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免却高考的提心吊胆,提前获得入读梦想大学的资格,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像清华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于优秀学生的渴望与要求——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最被看重的,一定是你的个人素质和发展潜力。
2007年1月,经由学科竞赛、外国语学校推荐等多种途径和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文理科学生齐聚雪中清华,参加由笔试和面试组成的保送、自主招生考试。我们被告知认定几率在50%左右,保送自招一视同仁,文理两科分开评价。来到这里的同学,成绩优异自不待言,要优中选优,竞争自然激烈。印象中,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彬彬有礼,谈吐自得;当时曾想,若能与这样的同学同窗四年,必获益良多。现在回首,我们这级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有不少都是当年参加过保送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
比起高考“一考定乾坤”的压力,保送自主招生的选拔是另一番景象。笔试的题目出的非常灵活,而面试的问题更是别出心裁,与平时硬邦邦的考试区别很大。比如,我参加的面试,由三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担任考官,问的问题包括“囚徒困境”,“儒道佛的区别”,“大陆法的英文表述”等等,若非平时积累,又加些急中生智或淡定从容,实不能很好地作答。听说理科生的考题还包括现场讲解题目,不但考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考察口才是否了得、解题思路是否清晰。这种考法,是侧重于对个人能力和潜力的测试,平日只顾笔头训练的同学,未必能顺利过关;相反,注重全面发展的考生应该颇具优势。保送、自主招生考试,实为优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多元的路径。
学在清华
清华资源丰富,需要你有相当的辨别能力,才不至于被海量的专业讲座和学术活动所淹没,反而能为我所用。在这里你有机会与学术大师、行业领袖零距离沟通,从而获得深造的绝好机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法最大差别,尤其是对自学的要求极高。课堂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阵地,但若只靠老师点拨,课下不花课堂若干倍的时间去读书、做题、做实验来参悟,所获甚微。到了大学,不会再有人比你更着急自己的成长,清华教会我对自己负责:四年不努力,毕业徒伤悲;勤学苦练毕,回报自有时。
三年前踏入清华,是怀着对日索赔的民族使命感;临近毕业,已明确未来从事中国法治事业的方向。我深知,成就一项事业,绝非口舌之功,转瞬即成,非经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不可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努力由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开始,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而学贯中西的治学理念和知己知彼的竞争意识,也引领着我在扎实地掌握中国法的同时,通过修习普通法课程和到国外法学院交换学习,了解了英美法系的知识与技能。
我在大学最后一年当选“思源”第七期理事,也让我倍感重任在肩。恩师何美欢教授的病逝,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身体永远都是一切的前提。大学三年期间,我积极参加马杯比赛,体育课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不止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也是我一个真切的心愿。
每个清华人心中都有一个清华园
同样的四年,不同的清华人演绎出不同的成才故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清华园。于我而言,清华的一草一木,莺飞虫鸣,都让人心醉;清华的一楼一厦,都有忙碌的背影,扎实的足迹;在这里,有我同窗四年的挚友,有我恩重如山的师长,有欢声笑语,有午夜徘徊,有值得一生去珍藏的回忆,也有鼓舞我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清华园不止是一座园子那么简单,它是梦想,它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