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对决:到底优先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2010-06-18 10:55:46重庆晚报
填报志愿时经常面临这个选择:选择一个好学校有可能意味着没有好专业,优先考虑好专业则可能放弃名校。招考部门透露,在接受家长咨询中,两派人各持己见,考生们可作参考。
优先选学校:
综合素质决定未来
“专业可以换,学校就不容易了。”一些人认为,重点大学从师资到硬件都具备优势,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首先,重点大学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上,与一般院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以后的职业。虽然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但社会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专业训练的人才,复杂性的工作更需要多专业的集成和组合,所以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很多重点大学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进校后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选修第二专业,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从招生政策上不难发现,如今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正在流行,大学生在前两年甚至是前3年学的都是基础课程,在后期才会有所差别地开设专业课程,到时候再作抉择。
这些家长更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师资力量、学校建设、国家投入等方面差别很大,而学校的传统、校风、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好的学校,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在这种氛围中,年轻人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快成长。
学校的品牌效应也是他们所看重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名校的品牌效应对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专业的冷热,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学校的声誉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声誉是基本稳定的。
当然,如果一定要上名校,但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好就选择那些和自己喜欢的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这样,日后可以通过读研究生等途径改变专业。
重庆市招生自考研究会理事长、市招办原常务副主任郑朝卿提醒: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大学生转专业仍然有不少限制。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不要为了上好大学选择与兴趣特长完全相悖的专业,而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搞清楚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
优先选专业:
选专业就是选职业
这里说的专业优先,前提是指稍逊一筹的大学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就业很困难,热门专业起码找工作时机会更多一些。”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主张优先选择专业的人,主要考虑的是就业问题。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要陪伴人的一生。有不少考生为了进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不惜选择非常冷僻的专业,他们在就业时容易遇到大麻烦,远没有稍逊一筹的大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生受欢迎。
不可否认,专业和未来就业的关系要相对大一些。因为,除了排名非常靠前的名牌院校机会多一些外,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都是一样的竞争,机会比较均等。
主张选择专业优先的这些人觉得,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一个人的职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他所学的专业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专业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所以,报考志愿时要在掌握学校资源的情况下,把专业考虑在前,一个理想的专业就业机会比较多,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学以致用。
重庆市招生自考研究会理事长、市招办原常务副主任郑朝卿提醒:中国的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除了学习,学生在大学里更重要的是练习人际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心态、能吃苦耐劳、有竞争力的“准社会人”,关键是现在大学“窄进宽出”,学生们上了大学,愿意锻炼自己、磨炼自己的太少。考生们无论学什么,在哪儿学,只要大学4年不虚度,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专家建议,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有一个原则: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成绩较低考生,奔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