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院系魅力展示:法学院(图)
2010-05-31 17:57:36新浪教育
导读: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北京大学,我们将从院系历史、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北大各院校的实力和魅力,为你报考北京大学提供参考,以下为法学院详细介绍:
欢迎来到北大法学院,欢迎成为北大法律人
北大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中国近现代诸多著名法学大师会于这里。在这里,有心系天下、关注中国的教授,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学生,他们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共同体——北大法律人。
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照片
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在校师生,更包括如今活跃于国内外的行业翘楚。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袁纯清(中共中央委员、陕西省省长、省委副书记)、岑浩辉(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石泰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吴仕民(国家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刘凤鸣(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元祥(荷兰银行驻华首席代表)、郑瑞恒(迅达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扬(美林证券香港投资银行部副总裁)、张卫东(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于宁(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陈兴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法学界第一位长江学者)……这样的名单可以一直写下去。
自1904年诞生以来,北大法学院已走过百年。百余年的北大法学院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是中国法学的一个缩影。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热爱法律,如果你足够优秀,如果你心怀理想,那么,北大法学院将是你的不二选择。
这里学科齐全
北大法学院开展的法学教育涵盖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多个层面,是教育部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单位。现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经济法、财税法学等13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中心)。在原有的4个国家重点学科(法理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法学”已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这里,你尽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学习不同的法学知识。
这里名师云集
北大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在职教授43名,副教授30名,讲师9名。其中,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精英有:长江学者陈兴良教授、朱苏力教授、陈瑞华教授。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陈兴良教授、张守文教授、陈瑞华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陈兴良教授、龚韧刃教授、吴志攀教授、周旺生教授、朱苏力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守文教授、陈瑞华教授、汪建成教授、王锡锌教授、刘凯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兴良教授。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在我们悠久法律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你定能够得到系统的、尖端的法学教育。
这里教、学唯新
北大法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比较法、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制度史、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司法制度、法学研究方法、法律与文学、比较宪法、外国刑法、欧盟法、WTO法、证券法、审计法、会计法、反垄断法、证据法、仲裁法、海洋法等本科生选修课程。目前,我们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法理学、刑法学;北京市精品课程4个:法理学、刑法学、宪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在追求“大气”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法律人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科生教学计划。拟实施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为:法学院本科生学制为4年,需至少修满140个学分,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32学分;法学专业必修课:44学分;大类平台课:18学分;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法学专业选修课:25学分;毕业论文:3学分;实习:2学分;任选课:4学分。
大类平台课是北京大学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又一改革措施。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等六个院系,分别开出社科类大类平台课,六个院系的学生皆应在这些课程中修满一定学分,丰富自己的社科知识结构。
此外,你还可以辅修第二学位,经济学、外语(小语种,以日语、法语为主)、心理学、哲学、国际关系与对外事务、艺术学等成为法学院本科生选修率较高的学科。
这里关注当下
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到处走走看看。实践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课程。我们高度重视实践的意义,把实践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在全国最早开展了法律诊所教育,最早聘任了专职的法律诊所教师。目前,已经建立了民事法律诊所、海淀区法律援助状况调查法律诊所、北大 —迁西社区法律诊所、北大—密云区域法律治理诊所、谈判法律诊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诊所等多个法律诊所,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法律诊所教育获得了许多参与各类法律实践的机会。此外,我们还有“北大法学社”、“北大法律援助协会”、北大法学院学生会等多个学生社团或组织。
通过这些组织,你既可以在法学院老师指导下举办模拟法庭、学术讲座、辩论比赛、学术论文竞赛、法律援助、公益法律等活动,也可以在法学院学长学友的配合下,举办属于你们自己的学生文体活动,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
这里视野开阔
北京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开放精神,与世界上的多所著名法律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建立起了多样化的国际交流项目。我们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东京大学、九州大学、新潟大学、冈山大学、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在读期间,你将有机会通过申请前往这些名校学习,学习成绩和学分得到学院承认。此外,多样化的国际交流还包括: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及学术活动;海外知名学者、法官、政府官员及律师莅临演讲;海外访问学者讲授外国法律课程;招收欧、美、亚、非国家的留学生;等等。
藉此,法学院创造了国际化的氛围和环境,学生可以与海外学者、学生直接接触、交流,从而提升了国际交往的能力和信心。近年来,每年有20%左右的本科生毕业以后选择出国留学,被世界顶尖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录取为硕士、博士。
这里持续培养
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在当下的知识社会,你的知识越多,你就会越丰富,竞争力就会越强。你们一旦进入北大法学院,成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份子,你就会享受到法学院各方面的持续培养。当前,我们正在探索“3.5+2.5”的本硕连读项目。“3.5”意味着三年半,“2.5”意味着两年半。根据这个项目,我院有将近1/3的本科学生,可以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秋季),凭借其平时一贯的优异成绩以及专业的考核,不用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考试,即可进入本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到了本科四年级第二学期(春季),即可执行法学硕士教学计划,选修法学硕士第一学年春季学期的课程。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在正式成为法学硕士以后,只需完成法学硕士第一学年秋季学期的课程,而到了第一学年春季学期,就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赴国外著名法律院校交流,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提前进行硕士论文的写作,等等。
假如你在“3.5+2.5”的本硕连读项目中,感受到了学术的乐趣与魅力,渴望着进一步沐浴法学学术的光辉,那么,你还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的项目。根据这个项目计划,你需要在法学硕士第二学年开始即提交硕博连读的申请,经过专业老师和法学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核同意,那你又获得了一张“2+3”的博士培养门票。通常情况下,博士生学制是4年,而得到这张门票,你在完成2年硕士学制以后,只需经过3年的努力,就能拿到大学的最高学位。
这里前途无量
我们针对你的特点提供完善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规划。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目前,学院已建立了“法律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法律学生学术与文化国际交流促进”项目和“法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项目,你可以此为平台,进行学术研究和能力培养活动。这些项目包括:国际访学计划、高校法律学生论坛、学术名家系列讲座、学术创作竞赛、实习实践基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精品活动。在我们搭建的平台上,你一入学就可以在名师的指导下,在优秀学长的引领下,步入法学的殿堂,接触到最为前沿的学术观点、收获最为精深的学术启蒙。依托我们所提供的丰富资源,你毕业后可以在国内外法律舞台上绽放光芒。近年来,法学院超过50%的本科生毕业后继续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或者在各级国家机关、司法部门、国内外顶级律师事务所、知名公司企业等各行各业获得斐然成绩。北大法律人的身影,活跃在法律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最前端。
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全面的奖助体系,我们坚信,鼓励、嘉勉是推动学生走向更好的主要力量;贫困不应该成为知识的敌人。我们历来重视对品学兼优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奖学金和助学金,以使他们放心、安心地学习和发展知识、技能。上一年度,我院奖学金覆盖率达35%,助学金本科生受助率达 100%。
总之,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不断超越自己、挑战梦想!
欢迎你成为北大法律人的一员!
附:法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赴国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深造情况
徐秋静 | 美国康奈尔大学 | 仇方哲 | 英国牛津大学 |
张 玥 | 美国康奈尔大学 | 孙 卓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王越端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陈鹭玲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
贺晓琳 | 美国南加州大学 | 戴 伟 | 史密夫计划赴英留学 |
安 然 | 美国南加州大学 | 蔡克蒙 |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 |
董 丹 | 美国波士顿大学 | 冯 琦 | 法国波尔多大学 |
张逸群 | 美国波士顿大学 | 关 重 |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
武智萌 | 美国华盛顿大学 | 霍旭阳 | 德国弗莱堡大学 |
朱可骏 | 美国堪萨斯大学 | 潘心怡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
高 鸽 |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 章 悦 | 香港大学 |
郎希迪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 倪佳音 | 香港大学 |
康 静 | 日本东京大学 | 安 琪 | 香港中文大学 |
陈韵希 | 日本京都大学 | 金理娜 | 韩国首尔大学 |
程 诚 | 日本京都大学 | 徐 静 | 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 |
陈 曌 | 日本北海道大学 | 冉 敏 | 日本北海道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