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 > 2010高考新材料作文:西南干旱的反思

2010高考新材料作文:西南干旱的反思

来源:天利考试信息网淘题 2010-04-20 14:51:15

[标签:作文 高考]

  2010新材料作文:西南干旱的反思

  湖北罗田一中何慧玲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今年2月,西南地区大部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其中云南中部、贵州东南部偏少8成以上。同期,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4℃,致使云南、贵州等西南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持续发展,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西南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西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读了这段文字,能引起你怎样的反思?请以“西南干旱的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审题指导:这段材料, 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反思一:居安思危

  反思二:保护环境:西南旱情也与全球气候均衡条件紊乱有关,或者说是大环境下的地区效 应。

  反思三: 克服顾此失彼,重视均衡发展. 地方追求GDP增长而毁林建设,种植单一经济类树 种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水土保固功能降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反思四:反思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再执迷于高碳经济、GDP数字,要综合考量环境承载能力,转向低碳经济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走科学循环发展的道路

  反思五: 建立长效健全的应对机制,早做准备,有序应对,寻找并引入新水源,灾情是否会应对得从容些?农业水利工程长期欠账,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灌溉条件落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大部分农田靠天吃饭,导致农业在干旱面前不堪一击

  反思六: 作为每一个普通公民,也应“从我做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旱情如火,在旱情的“烤问”下,作为每一个被纳税人供养的人民公仆,应多多忧民之忧、解民之虑。当然,作为每一个普通国民,也应“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为国家减灾防灾尽微薄之力.

  参考材料一:

  决堤溃坝的滔滔洪水,拔树摧屋的狂风暴雨,年年在神州大地肆虐,制造着家毁人亡的灾难。大自然时时在提醒你,必须对他心存敬畏。近几年冰雪严寒又加入了灾难的行列,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可老天偏偏不如你愿。阿勒泰的积雪正在融化,融雪性洪灾正在威胁着伊黎河谷的生命财产安全,时不时的暴雪还在接连不断的下,那里的水实在太多了。而云贵川桂的许多地区却有半年多没有下雨了,从飞机上往下看,河塘干涸,田园龟裂,真个是禾苗焦枯,赤地千里。这里的水又太少了,少到了人畜饮用都无法保障。这龙王好像睡着了,它利用手中的权力,如此荒谬的调配水资源,早该把它推上斩龙台,剐上一刀了。

  当然这是气话,老天不可能将雨露阳光滋润到每一个地方。洪涝干旱年年都有,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旱情大都出现在北方瀚海沙碛水源缺乏的地方。云南贵州水资源丰富,那里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河,沟壑有股股清泉。山明水秀,森林葱郁,不是缺水的省份。也许人们意识不到会有这么一天,连水也喝不上。90多岁的老奶奶,背着水桶去20多公里的山谷取水。十多岁的小学生,把别人捐赠的矿泉水留着,他们要把这些水带回家里,给同样干渴的爸爸妈妈。这场景看了让人唏嘘。

  龟裂的土地张着大口,旱情还在继续,有专家说可能会出现连续十年的干旱。这话有点危言耸听,我不信他们能预见十年的气候变化。我们的学者多半有点马后炮,事情发生后都会头头是道的说出许多许多原因。如果他们真有这样的能耐,为何去年不预报,好让人们早点有所准备。

  灾难既然降临,就不能怨天尤人,应该坐下来好好反思。今年的旱区是属于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即使干旱也不至于连人畜饮水也会成问题。也可能正是因为水资源丰富,人们才没有了忧患意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有49%属于病险工程,有些还是晚清时期的建筑,发挥不了灌排作用。而云贵地区的大部分农田依然是靠天吃饭,抵挡不了灾害。那么为什么不早一点加强水利建设呢,是不是没有干旱预警,才忽略了抗旱的准备。但据云南气象资料,从元代至今的近700年间,总共出现大旱75次,小旱126次。特别是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中,大旱就有11年,不到3年就有一年大旱。这本足以引起当地政府对抗旱的重视,但是为了发展经济,人们总存在着一丝侥幸。

  有人质疑,今年西南五省的干旱与这些省区近年来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造纸业,大规模生态林被砍伐,然后又大面积种上速生桉树有关!据说这种速生桉树,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结,还出会现土地沙化。事实是否真是这样,我们只能等待官方和专家的答复。都说时间可以解决一切,但时间会等我们吗?大旱过后是否会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那是政府的事,作为民众只希望旱情能早点结束。

  问题是我们能从这次大旱中吸取教训吗?灾难来了才知道防震减灾,灾难过了又心存侥幸。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比如矿难,很少看到西方国家有这样的报道,而我们国家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一旦发生,就来个停产整顿,安全大检查。到下一次矿难再出现时,依然是老问题,于是再来一次安全大检查。已经记不起山西这样的反复检查有过多少次了,但这几天王家岭的透水事故,又造成一百多名矿工被困矿下,已经三天过去了,但被困矿工依然生死不明,为什么我们总不能吸取教训呢!

  窗外淅淅沥沥,又在下雨了。据说这次雨区会光临西南旱区,但愿它能为缓解那里的旱情作一点贡献。旱情过去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今天从新闻读报中听到云南水利部门的领导说,灾后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户水窖工程,保障人畜饮水安全。这也许是亡羊补牢把,虽然它不如未雨绸缪好,但补总比不补要好。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