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清华北大招本地生比例不合理
2010-03-05 10:12:33南京晨报
为了让儿子能够上南京琅琊路小学,王刚卖掉了在南京奥体的大房子,砸锅卖铁花了近100万买了学校周围一个6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临上“两会”前,王刚拜托记者,能否帮忙问下“教师6年一流动”会不会真正实施。教育,已成了这个家庭乃至整个城市的头等大事,同样也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名校招生
清华在北京招生15%相对不合理
“我当年从安徽考入清华大学时,清华当年给安徽不过20个名额。”昨天,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坦言,老百姓最不满的是教育不公平,所以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打破这种不公平。
对于名校招生区域化问题,顾秉林坦承这种现象确实不合理。清华招本地的比例大约在15%,北大则在18%左右。相比江苏、山东等教育大省显然不合理。顾秉林透露,清华大学正计划对这种地区招生名额不合理采取修正政策,逐步进行动态管理。“比如,我在山东每年招5%的学生,每年进行跟踪。我要调查清华大学最好的10%学生中,山东占多少,清华大学最差的10%学生中,山东占多少。如果在清华最好的10%学生中,山东学生超过5%,最差的学生低于5%。那说明招少了,我要逐步调整。相反,那说明招多了。”顾秉林表示,他主张一个人的成长和培养不要分科。而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学生单学一科都已经够累了,如果再学一科会更累。所以这种取消和交融是一个全面改革的过程。“要找一个合理的办法来代替,但不能找一个更不合理的方法。”
乱收费
建议为教育资源设最低标准
择校费等这些教育乱收费是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择校问题也成为影响教育公平发展的顽疾。
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看来,当前中国择校问题盛行的症结就在于,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均衡造成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而差距则必然造成选择。“根源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推进的是一条效率优先的教育发展道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更多的是给了那些重点学校、好的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朱永新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表示,学区房等现象的出现,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都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尽管花钱花精力也要让孩子去读所谓的好学校,而目前这种大众眼中的好学校比例又非常低,所以导致了“择校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说,要为各地区的教育资源设一个最低标准,所有学校必须达到这个标准,超过标准的资源则可以共享,比如硬件方面的游泳池、球台等设施,软件方面的师资,都可以流动共享。
青少年减负
给孩子课间多休息5分钟
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教育部门应重新审视课间休息10分钟这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制度。以前中小学的教室大多数是平房,教室门一开就是空旷的活动场地,中小学生可在屋前屋后尽情嬉戏,10分钟就能达到调节大脑、放松身体的目的。现在的教室大多是四层甚至更高的大楼,如果教学楼里没有卫生间,10分钟跑趟厕所还有点紧张。现在实行的课间休息时间应该与时俱进,延长5分钟,让孩子们不但有充足的时间解决生理需求,更有时间放松一下大脑。
部长声音
教改亟须破解的是教育民生问题
昨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介绍,“教育是国家建设、民族之本,关乎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2009年1月征求意见时,没文本。怎么制定怎么做,广泛征求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得到很好的反应,光建议就有210万多条。提上来后,规划纲要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梳理归纳合理采纳,把文本制定出来再征求意见。就是为了两条。第一条就是为了再完善这个文本。另一条就是教育各地确实千差万别。我们希望通过对纲要的讨论,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有一个认识。有了这个共识,推进纲要的实施、对教育改革发展促进都有作用。”
教育改革中亟须破解的一环是什么?郝平称,他个人认为最紧迫的是关注教育民生问题。包括义务教育的择校、高考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等,要尽量找到一个适合国情的解决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