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中国古代史知识: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知识:封建社会

来源:天利 2010-02-02 15:10:26

  ⑴战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百家争鸣”。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对人才的渴求和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诸侯纷争为知识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表达观点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形成。

  ⑵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整体的确立和巩固(史实略)。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长期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

  在西部,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联系。

  在南方,秦汉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对外关系:奋发进取精神推动了秦汉走向世界的步伐。秦汉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 使得汉代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

  文化: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既有残酷的战争掠夺,也有对峙下的竞争发展。

  经济:最重要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在冲突中走向融合。经历了民族大分裂到民族大融合的历程,为统一创造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加速民族融合。五、民族间的战争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文化:包容异质,张扬个性,科技发展。佛教迅速传播,虽有个别统治者毁佛灭佛,但从整个社会心态而言,却呈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尽管政局混乱,但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并超越秦汉,为我国封建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繁荣奠定了基础。

  ⑷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政治:开创并延续了长期的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制的完善;治世、盛世的出现。

  经济:唐前期封建经济繁盛。唐后期有两税法,但未限制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民战争爆发。

  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表现在少数民族对边疆的开发、中原与边疆密切往来、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中央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疆域的辽阔等。

  对外:出现盛况。唐朝强盛国力的吸引力、陆海交通的发达、对外开放的政策等促成了对外交往的盛况,在交往中,唐文化泽被东西,也兼收并蓄。

  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⑸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和进一步加强。

  政治: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同时,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主要体现在北宋“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中央集权措施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经济:考纲未列入。但要注意江南经济的开发、商业和外贸的基本史实。

  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民族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表现议和活动上。元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并出现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对外关系: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绸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时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都值得一提。

  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政治表现。另外,在明末农民战争中的“均田免粮”的口号也反映出封建统治已经日益不稳固。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复习中要有足够的重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出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

  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央与边疆关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不可分割关系的形成、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辖、祖国辽阔疆域的最终奠定)。

  对外关系:出现交往空前盛况——郑和下西洋,也呈现新特征——侵略与反侵略,封建国家对外政策也逐渐走向闭关自守。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文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没落,使明清文化出现了不同于以住的新特点。在思想领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在科技领域,虽在传统科技方面仍领先,但没有向近代科技过渡;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戏剧作品。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