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填报规则解读(4)
2010-01-25 16:22:58人民网文章作者:张恒亮
实时动态志愿的问题与完善
一项理论,一条措施是否正确,最终要在实践得以检验与证实。如此才能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时动态志愿从理论上讲是目前体制下最合理、最科学的决策机制与填报规则,但是否完全适合设想的需要,还须实践来检验。
在09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我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林教授讨论起了在内蒙古实践的实时动态志愿,王教授脱口而出,它实质就是“拍卖”的方式。然后对我说,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的作弊现象,比如高分学生先帮某低分学生占领某个学校、专业的招生名额,然后在最后几分钟调整到另外的学校,将这个名额空出来,由低分学生来占领。确实,原来设想的实时动态志愿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想,只要将录取规则稍加改造,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就是将实时动态填志愿的学生按成绩段进行划分,然后以10-20分这样的分段来分时间段组织实时动态填报,高分段的先报,低分段的后报。这样一来,在同一时间段填志愿的学生之间的分差最多只有20分,那么低于20分的学生就不会有机会在这一段时间内作弊。并且每一个分数段实时填报的学生其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即在两个小时之内,学生可以不断的调整和选择,但一旦两小时时间结束,这些学生填报的志愿就必须固化,不能再改动,然后据此进行录取。
要让学生在两个小时之内不断调整并作出决策,这是有很大难度的,这就要求学生将准备工作做好,也就是指导其升学决策的学业规划早已经做好,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学校在此之前已经成竹在胸,在两小时之内要做的只是按照分数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并对应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