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等5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作文题出现一首“怪诗”,这是现代派诗人林亨泰的《二倍距离》:“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原题是:这首短诗在语言和形式上都很奇特,发表以后引起争议,有褒有贬,你认为这首诗包含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吗?它是否体现了审美独创性,结合你的读书积累和人生体验,就你感受最深刻的一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写一段300字以内的品评文字。
有考生称被这首“怪异”的诗歌折磨得晕头转向,有老师说这道题“高估了学生鉴赏能力”。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是,该作文留给学生的空间非常宽裕,只要能表现出独到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表现出广博的阅读面,无论对该诗内涵和审美价值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作文,都可拿到高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并称读不懂而无从下笔的学生不是学校想招的,得高分的恰恰是从批评角度入手的。
大学自主招生是近年来的新举措,所谓“自主”,在考题上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全国统一高考相比,自主招生对学生的素质乃至综合能力的考察可以彻底跳出原有套路,和应试教育拉开距离,所以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考现行的教育。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这个怪题只是类似考试的开端而已。
温总理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个不适应就包括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创造能力的匮乏,这和多年难以彻底改变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但毕竟每个学生最终都不能逃过统一高考一关,对应试教育的非议也只能做做表面文章。而自主招生的出现似乎第一次撼动了统一高考的“霸主”地位,这样的考察创造能力的考题只是撼动的开始。
有学者称:高考很公平,无数贫穷孩子因此成了才,但高考同时是个“独木桥”,为了爬上这个“独木桥”,现行的教育摸索出了速成的捷径,在这个捷径中,孩子的创造力在丧失。为此我们不断地改,但这些改革都是把“独木桥”改成了“独钢桥”、“独银桥”,始终没有改变“独”的本性,这也是教育改革方式多多,但总则仍不离应试的根源。现在开始的自主招生显然是要在“独木桥”之外搭建多座桥,为争抢“独木桥”带来的诸多问题才能得以根本的解决。所以,虽然不能全面肯定如此怪题,但至少已经在提醒中国教育,应试教育确实来日无多了。
高考网现场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