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跨界跨制空间规划出炉 大珠三角谋建世界级城镇群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30 09:09:41
摘要: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指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推动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港澳始终作为外在组成部分而存在,而《规划》则首次将港澳纳入为大珠三角内生发展因素,更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
粤港澳合作日益频繁。
日前,粤港澳三地政府发布中国首个跨边界、跨制度的空间规划研究——《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下称《规划》)。
据了解,《规划》是经国务院港澳办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同意,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运输工务司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包括大珠三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跨界交通、环境及资源保护,协调发展机制、澳门与珠江西岸协调发展等多个课题。
澳门特别行政区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表示,这是我国首个跨不同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研究。
“三域多中心”发展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指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推动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港澳始终作为外在组成部分而存在,而《规划》则首次将港澳纳入为大珠三角内生发展因素,更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
粤港澳三地在经济及产业方面又有着强烈的互补性,《规划》也将不同区域进行定位:珠三角要建设成为世界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香港巩固亚洲国际都会地位;澳门要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中心及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
根据《规划》,在未来,大珠三角将成为“一湾三区”集聚、“三轴四层”拓展、“三域多中心”发展的整体空间结构,到2030年,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将会高度融合,内外各种要素流动更为便利,届时,大珠三角区将成为高度发达的世界级城镇群。
为实现“美好梦想”,《规划》建议在几个区域“先行先试”,如建设深港河套地区、深圳前后海地区、珠海横琴新区、珠澳跨境合作区、广州南沙区等联合创新区,进行三地相关产业联合创新研发,如物流服务业“先行先试”、创新教育合作模式、边界旅游合作,及通过口岸合作带动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等。
交通网络构建先行
对于交通网络的建设重点,《规划》建议构建对外以珠江口湾区为枢纽,城际一小时交通圈,跨界无缝衔接的层次分明的交通网络。
如建议落实“多机场系统”和“组合港系统”的协调行动,达到机场群、港口群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避免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
同时,在大珠三角城镇群内部通过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目前正在酝酿中的跨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桥、深中大桥和跨江城际轨道桥等,构建“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次区域内一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
《规划》项目负责人之一、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指出,构建“一小时交通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粤港澳应该从整个大珠三角的交通全局出发,规划交通和建设,“城市与城市之间,虽有竞争,更应有配合。”
另外,通关便利与否至关重要,“粤港澳之间最独特的莫过于‘一国两制’,以及两种体制下的城市运作。目前来看,通关体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必须保留的。”他也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尝试两地一检等。
同时,宋劲松提醒,货运铁路尤其与港口相连的货运铁路建设还需要加快,否则会影响到港口的发展。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