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历史知识点 > 《抗日战争》专项练习题

《抗日战争》专项练习题

来源:中学生学习库 2009-09-11 15:58:05

[标签:答案 竞赛答案]

  一、选择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抗日通电发表                             B.国民党自卫宣言发表

  C.中共改编红军和游击队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协助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3.“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这表明日本改变了(    )

  A.灭亡中国的方针                               B.推翻蒋介石政府的方针

  C.速决战的方针                                 D.军事打击的方针

  4.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投降反共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决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包括(    )

  ①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政策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③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④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内外政策、方针能够体现其政权实质的是(    )

  ①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②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方针

  ③豫湘桂战场的溃败       ④建立集中营和推行统制经济政策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以下各项,以1941年日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没有关联的是 (    )

  A.企图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猛发展

  C.国民党战场的抗战态度日益消极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

  7.下列不属于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背景是(    )

  A.其发动体现了国民党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其结果体现了国民党的两面性

  C.其实质是“四·一二”政变的重演        D.中共的反应符合三大口号

  8.抗战时期,中共在党的自身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    )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④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A.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党外合作,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的绝对领导地位

  C.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D.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10.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

  A.要不要抗日                                   B.依靠哪些力量抗日

  C.采取哪种方法抗日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日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1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2 按: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在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摘自沈钧儒等《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 (1936年7月15日)

  材料3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标》 (1936年9月1日)

  回答:

  (1)在材料1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

  (2)根据材料2(含按语)和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

  (3)参照材料2,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逼将抗日”的方针。

  (4)中国共产党贯彻“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

  (5)根据当时对蒋策略的调整,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三、问答题

  1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共同原因,分析国共两党在两次合作中采取的新的策略及影响。

  参考答案:

  1、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答案是D。

  2、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是D。

  3、分析与答案: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日本对华政策的理解。答案是C。

  4、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

  5、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事物现象分析其本质的能力。答案是B。

  6、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答案是A。

  7、分析与答案:这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答案是D。

  8、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和综合的能力。答案是C。

  9、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答案是C。

  10、分析与答案: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答案是B。

  11、分析与答案:上述材料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重大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要结合时代背景,蒋介石个人态度的变化以及国民党军队的抗日趋向进行深入分析。具备较强的材料分析比较能力和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是解决好这一题目的关键。

  (1)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镇压抗日爱国力量。

  (2)因为蒋介石作出了“御侮救亡”的表示;中国共产党又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3)蒋介石虽有抗日的表示,但他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镇压抗日力量,没有“真正的准备抗日”。

  (4)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实事求是。

  12、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及其综合比较的能力。?

  共同原因:①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与人民大众为敌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中共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二七惨案后,中共着手考虑同国民党合作,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变化及影响:①在两次合作时,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形成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国民党由各阶段联合的革命组织变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②在第二合作中,中共保留了自已的军队,坚持独立自主,对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既发展了自身,又团结了爱国民主力量,巩固了统一战线……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