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知识点 > 经济常识名言警句寓意浅释(第四课)

经济常识名言警句寓意浅释(第四课)

来源:网络 2009-09-09 15:09:02

  中国三位领导人对农业的看法

  1.毛泽东同志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此话表达的意思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有什么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第一就是农业。……农业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都转不过来,如果农业生产形势不好,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就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这段话体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3.江泽民同志说:“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如果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发展,工业早晚也要掉下来,最后不得不进行大调整。”

  江泽民这句话说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安危;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作用。

  4.“目前,我国主要工业品的人均占有水平还不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还需要工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技术装备。工业发展的潜力很大,仍然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

  江泽民同志这段话说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先进水平直接决定着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发展规模最终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5.“民以食为天”“食足,天下安”

  这两句谚语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任何时候始终应把粮食生产抓得很紧很紧;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安定。

  6.邓小平指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现在我国正努力实现科技兴农战略。这说明: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兴农必须兴科教

  7.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实现财富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

  这段话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创造财富,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8.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说:“经商以信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

  对这两种说法应该这样看:二者是统一的,市场经济既是利益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誉经济;前者是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目的,后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二者密不可分。

  9.江泽民同志说:“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句话说明: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处理好三大产业的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条件。

  10.马克思指出:“超出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这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从事工商等活动;社会各部门的生产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农业生产发展。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