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历史意义的毕业照60年变迁
2009-09-03 04:13:12网络资源
建国前身穿童子军制服拍的毕业照
1968年的照片每人都手持“红宝书”
上世纪50年代,女生拍毕业照几乎清一色的“孖辫仔”
又到一年毕业时,最近,佛山市的中小学生都开始进入了暑假假期,而毕业班的学生离校前最难忘的事情之一,就是拍一张毕业合照,作为终生的留念。
昨日,家住石湾的林伯向记者报料,他收藏了从1949年至今近60年来佛山各所中小学的10多张毕业合照,跨越不同年代,见证了佛山市民生活的变迁。
建国前:穿童子军装
林伯收藏时间最早的是1949年的毕业照,记者昨日看到,这张合照上方有一行题字:“顺德县国民学校第二班第二届毕业生摄影”,时间是1949年6月6日,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佛山福宁路亚温照相”的字样。照片上有两排人员,前面一排坐着的是老师,后面一排站着的7个人就是毕业班的学生,有趣的是,当时学生所穿的并不是校服,而是“童子军”的制服。有戴三角小帽的,有戴圆毡帽的,左胸都佩戴了童子军的胸章,右胸则是校章。
他告诉记者,当时小学生读书都要参加童子军,平时会组织体育活动、队列出操,还会做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毕业的时候,穿着童子军服拍毕业照,就是最正规的服装了,戴圆毡帽的是干部,他自己戴着小毡帽,是一般成员。他自己拥有的毕业照多年前已经遗失了,一直深感遗憾,林伯拿着毕业照找到了他,让他异常惊喜。
为什么毕业班只有7名学生呢?彭富强告诉记者,民国时期大部分佛山人家都比较贫穷,而且很多家庭不重视教育,很多小学生读到四五年级就被迫辍学了,而且不少家庭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因此他们一班20多个学生,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只剩6男1女。这张毕业照也是他小学时拍的唯一一张照片,毕业之后好几名同学都去了香港谋生,只有他坚持留在了本地继续读书,后来还成为了佛山的一名中学教师。
一九七八年的毕业照,学生笑容最灿烂
五六十年代:
女生梳“孖辫仔”最时髦
另一张1957年7月7日南师附小1956年度毕业班合影的毕业照则是另一种风貌。13名男生9名女生,其中男生很多都剪了平头,而女生有8名都梳了两条麻花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孖辫仔”,很多还长到了腰间。林伯告诉记者,梳“孖辫仔”在当时是女生最漂亮最时髦的打扮了,拍毕业照大家都不约而同整齐亮相。
林伯告诉记者,1957年南海师范在石湾成立附小,合并了几家工厂子弟学校,成为了佛山最大的小学之一,当时主要是陶工子弟入读。很多穷人家庭的子弟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担沙担泥,帮补家计,通常一个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不能坚持到拍毕业照。他自己就是南师附小1961年毕业的校友,当时能拍毕业照感觉很荣幸。
林伯回忆,由于照相馆少,档期难约,当时他拍毕业照都已经是毕业离校之后了,班干部一个一个同学通知,但有些人已经回了乡下,有些同学成绩不及格不好意思来,而他就翻出柜子底下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去拍照。记者看到,林伯当时个子最矮,站在最后一排的最边上,林伯说,当时还是用那种大木箱的照相机,摄影师蒙着头,手抓一个橡胶球,灯光一闪,照片就拍好了。
六七十年代:
拍毕业照手持“红宝书”
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毕业照,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记者看到,1968年的佛山化工陶瓷厂小学毕业班合照,同学和老师每个人右手都拿着一本“红宝书”,端正地举在胸前,右臂戴着红臂章,有的人左胸还戴着毛主席像章。
林伯告诉记者,这张毕业照拍摄的地点是当时佛山化工陶瓷厂革委会门前,拍照的就是现在的石湾镇二小,由于当时人人都是红小兵,因此照片上的小学生都有当时的特点。
八十年代后:
戴红领巾拍照笑容最灿烂
林伯收藏的最漂亮的一张毕业照是1978年7月15日拍摄的,是佛山市第十一小学七七届毕业生留念。记者看到,这张照片依然是黑白照,颜色并不鲜艳,但动人之处是,照片中的每一名小学生神情都非常生动,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照片也拍得异常清晰。女生大多剪短发的学生头,显得神清气爽。特别的是,26名男生19名女生,每个人胸前都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从同学们的脸上能看得到自豪。
林伯告诉记者,十年动乱结束后,小学生们重新戴上了红领巾,1978年的这张毕业照,就是当时人们喜气洋洋心情的最好写照。
而林伯收藏的最新的是1993年佛山市二中九三届初三(3)班毕业留念的照片,当时已经是彩色了,拍照的方式也跟如今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