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热门城市 |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华北地区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地区 |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地区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华中地区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区 |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区 |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华南地区 | 广东 广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总复习 > 高考知识点 > 高考化学知识点 > 《考试大纲》就是最好的高考信息

《考试大纲》就是最好的高考信息

来源:网络来源 2009-08-27 18:59:08

    2005年高考理综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中等以上考生普遍认为:今年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中蕴含着那么一种和谐感和吸引力,让你感到好像是在与自己的老师交谈,使你感到题型不生、考点不偏、起点不高、设问不难;让你能进得来,展得开,摸得着,抓得住。即使答不上来的也是当时糊涂过后清楚。有的考生还坦言:“不是试题难,而是速度慢,丢分大多是不规范。遗憾啊!”大多数考生认为完全没有考前猜想的哪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老师们更是感慨万千:回顾一年来的备考历程,不少所谓的高考研究“专家”四处游说,纷纷登台亮相为2005年的高考把脉,为广大考生献策,甚至发布高考信息。听了这些“专家”的话,这信息、那信息,落实来落实去,做了多少无用功啊!静下心来,仔细研读2005年的《考试大纲》,再回头看2005年高考理综的“春考卷”和“夏考卷”,原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就是最好的高考信息。
  一、2005年考纲能力要求与试题的对比解读。
  现将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考试大纲》的能力方面的变化与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理科综合三套试题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有如下特点:
  1.《考纲》注重考察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005年试题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现象;2005年的三套试卷中化学试题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查结果显示,国家考试中心的三套理综试题中的化学部分均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充分肯定。
  2.《考纲》降低对理性分析能力的要求,增加感性认知的考查。《考纲》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降低了要求,主要侧重对知识结论的运用能力。例如在观察能力中具体提到“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这就说明考纲更加注重对知识结论的运用。三套理综化学试题在理解题意和阅读方面都没有给学生设置特别的障碍,相应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三套理综化学试卷难度层次清晰,语言精炼,有利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不同地区进行选择。湖北卷(卷Ⅲ)化学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在理科综合试题中,化学试题难度是稳定性最好的,对整套试卷的难度控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3.《考纲》力图考察考生运用化学视角,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三套试题都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景去的能力。如卷Ⅰ的酸雨问题、卷Ⅲ的“苏丹红”问题等都引入了化学试题。
  4.《考纲》凸显和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考纲》对自学能力要求,提出“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005年试题试题就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尤其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如框图题、有机题等。试题出现了开放性的设问,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的空间。如湖北卷(卷Ⅲ)中27题第(2)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的工业用途、28题第(7)问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等,由国家考试中心提供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出具体的答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考纲》更加注重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实验能力中,考纲要求“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在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增加了“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实验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三套试题实验题命制遵循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实验题的设计贴近中学教材,设问中规中矩(同时出现了开放性设问),起点落得很低,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反应)、操作方法、现象的描述等常规实验能力,突出考查重点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鉴别题中的分值有所增加,分别在有机综合和推断题中得到补偿。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正面指导作用。
  二、高考试卷中明显带有“题型示例”的痕迹
  题型示例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全国统一高考试题,包括分省命题省市编制的试题的题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感性认识。这些试题的选取考虑了内容、难度、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各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全国高考试题的形式和特点。将2005年考纲与试卷对比一下,高考试题中处处可以看到“题型示例”的影子:
  2005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共用五道实验题(T19、22、23、、24、25),全部是无机实验,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春考卷”和“夏考卷”中考的全部是无机实验,而且都与“碳酸钠跟酸反应”有密切关系;2005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的第21题考查了常见元素(S、N)及其化合物的转换,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夏考卷”第26题考核了常见元素(Cl、N)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卤素前几年未考,2005年大纲专门为卤素变化提了一条);2005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第32题与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夏考卷”第29题惊人的相似;与2005年“春考卷”的第28题一样,题型示例中有多道“填空型计算题”,如17、29、30、31等;2005年《考试大纲》题型示例中有三道推断题(T14、21、26),2005年高考,春考、夏考都有两道推断题。
  三、2006年《考纲》变化解读
  1.增加的考点:(1)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2)增加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
  2.删除的考点:(1)烃及烃的衍生物结合同系物原理加以应用。(2)有机物的缩聚反应。
  3.考试要求等变化:(1)新能源的开发由“了解”变为“初步了解”。(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掌握”变为“理解”。
  4.题型示例:理综《考试大纲》化学试题共40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换了11题。
  解读:化学学科增加的“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考点,体现了高考较强的导向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增加“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是对考生常规性的考查,这项能力也是作为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考纲中,将新能源的开发由“了解”变为“初步了解”,另将两处考点的能力要求由“掌握”变为“理解”,都降低了能力要求,难度有所下降。将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如烃及烃的衍生物结合同系物原理加以应用、有机物的缩聚反应删除了,这符合高考的精神。
  在高考中,化学试题同样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离子反应、pH计算、盐的水解、重要的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等。以这些主干知识为载体,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题型示例试题去掉原《考试大纲》中目前看来已经超纲或偏难、偏陈旧的试题,换上有新意的、来自2005年理综的全国卷、北京卷,江苏卷单科卷的试题。值得仔细研究和揣摩
  四、高三后期复习建议
  1.抓“两纲”学习,导向尺度搞准确。
  第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重点,精选习题,考练结合,以考为辅,培养能力”。复习时应该吃透考试大纲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对删去的知识点,不管以往“高考试题”有多好,也应坚决删去!对降低要求的知识点要认真分析,把握练习尺度。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回归课本,淡化“热点”,不以“热点”知识代替教材组织教学;注意以“点”带“面”,以“点”带“线”,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训练时以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注意引用高考题)。教师和考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构建立体知识结构,不能以练代讲;在总结性复习的基础上注意结合考纲进一步落实课本“重点知识”;教师设计好针对性训练题,以“中等难度”的训练题为主,但应兼顾基础题。这里所指“难度”是综合意义上的难度,不是偏题和怪题。
  后段教学考和练的真正目的就是以试题为载体,重在查漏补缺;以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和解题速度为目标。一定要慎用外地材料(临近高考了,各地的仿真试题、模拟试题纷至沓来,看看哪一个都是好题,如果不考虑本校本班学生实际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也会误导学生,备课组应把住数量和质量关,教师大量的功夫要下在精选习题上。每周一套微型训练题,一套适用性测试题,训练以交流试题和外地信息编制的一些查漏补缺微型试卷试题为主。
  2.抓微型试卷训练,培优补差效果佳
  微型试卷的优点在于对准高考限时定量考练模拟,短平快抓培优补差。在使用中要注意:考练的微型试题要求题型、题量、难度要靠拢高考,每次考练都要真考、真批、真评,特别是要跟上跟踪巩固性训练,把学生的改错本抓好,做到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一周一次的微型试卷的真正目的是考生速度、准确度、规范度的训练。制作微型试卷要注意:(1)60分答题(高考150分钟,化学110分,11道题,最大限度只允许学生用60分钟完成化学部分试题),20分钟学生相互评分(学生不赞成教师改,认为周期长,效果不好,但老师一定要给规范详细的评分标准,扣分的种种可能都要给学生预先设想出来),10分钟教师点评答疑;(2)每套微型试卷8-9个单选,4-5个主观题,主观题题型尽可能与考试大纲样题类似,要保证有实验、计算、推断三种基本题型;(3)微型试卷要强调覆盖面,主要目的是教学生与知识遗忘做斗争,选题要以高考题(近三年新教材理综试题、上海高考题、特别是近三年考试说明后的题型示例部分试题)和各地质检题为主,强调规范,即选题的规范、答题的规范、阅卷的规范,;(4)不花大量时间去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不做毫无根据的预测和猜题,少选新题,把旧题陈题不失(高考题的改编)抓好综合训练就到了位。
  3、抓教案学案的针对性,增加备考的实效性
  第二轮复习更应注意教学有效性问题,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识,即以教的效率代替学的效率,以教的多少代替学的多少,以教的多难代替学生能力增加多高。教学有无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教了多少或教得多难,以体现“能力”培养,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或多少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方法与思维。要体现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4、抓应试策略讲座,提高应试技能
  要经常举行应试技巧讲座,重点集中在讲学科应试的技巧、讲答题的规范、讲时间的分配、讲卷面的要求等方面,通过讲座切实提高学生的应考技能)。
  5、抓的灵感题征集,师生相互启迪
  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贡献一个对自己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或自己认为今年高考有可能考着的好题,连同答案一并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适当编排后印发给每个学生,力求起到互相启发,相互借鉴作用,比学生拼命做什么名校模拟题管用的多。


 

收藏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