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鉴赏:和谐是美,理解和宽容也是美
2009-08-24 10:09:29网络资源
和谐是美,理解和宽容也是美
钮保国
文化部的朋友周末打来电话,邀我当晚去北京菖蒲河公园东苑戏楼听歌剧。我对西方歌剧了解不多,记得有一次在希腊雅典听歌剧,居然当着人家的面差点睡着了。对朋友的盛情我本想婉拒,但又觉得主办方把西方的歌剧别出心裁地搬进中式戏楼实在是件新鲜事儿。两种文化,以及从这两种文化中派生出来的戏楼和歌剧会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会不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符?而正是这个瞬间产生的疑问使我最终还是决定前往菖蒲河公园,前往东苑戏楼,去看看这场似乎有些不大和谐的歌剧演出。
戏楼,又叫戏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在中国,不管在哪儿,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古或今、或简或繁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中国戏曲文化亦可称为“中国戏楼文化”。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戏剧观演场所以及与之并行的戏楼文化。
“东苑戏楼”是近几年新建起来的菖蒲河公园的组成部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类似于改革开放后修复的“湖广会馆”中的大戏楼,可同时容纳240人入座,古典庭院与传统戏楼相得益彰,戏楼内雕梁画栋、顶棚是镂花的龙盘刻木,一盏盏花灯、一幅幅水墨丹青,把个东苑戏楼装点得古色古香。戏台是用中国人喜爱的汉白玉作台基,成正方形,台前一左一右对称地竖立着两根立柱。如今这种立柱与其说是整座建筑的支撑,还不如说它们是用来悬挂楹联的装饰物,因为中国的戏楼文化早已与这两根悬挂楹联的柱子密不可分。生末净旦丑演绎的是人生的悲喜剧,而舞台两侧立柱上的楹联则是帮助观众理解戏剧、理解人生的警世恒言。虽然现当代的舞台在设计时总希望消灭死角,让各角落的观众尽可能地观赏到舞台上的每一个空间,但是21世纪我们在建造这个戏楼时却依照传统保留了立柱。由于立柱被晚会主办方用红布包裹起来,立柱之上楹联的内容不得而知,但就我所知,红布的下面是一定要有对称的楹联的。记得北京正乙祠戏楼前两根立柱上的楹联分别是:“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这楹联的一“左”一“右”,楹联中的一“演”一“观”把中国人对和谐对称的理解和追求作了深刻的刻画。
走进戏楼,汉白玉台基中央赫然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黑色庄重的三角钢琴与周围雕梁画栋的中国式的建筑彩绘形成强烈反差,好像是一个扎着领结,穿着黑色燕尾服的西方绅士来到了一群身着彩色唐装的中国人中间,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异和不和谐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中最为忌讳的不对称,这种巨大的差异和不对称使我对晚会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产生了怀疑。
这是一台由中国对文化外交流协会与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联合主办,名为“歌剧表演精彩亮相——音乐盛会”的特别演出。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主办方向观众推出了在“新声”国际声乐比赛中的获奖歌手,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以色列、德国和俄罗斯。晚会在著名美籍华人靳羽西女士和奥地利指挥家古斯塔夫·库恩的主持下开始。随着古斯塔夫按下了第一个琴键,一首首莫扎特、罗西尼、董尼采第、圣桑、舒伯特、舒曼和雷哈尔的作品通过这些获奖歌手声情并茂的演唱,得以完美地诠释。随着歌声的跌宕,演员与钢琴伴奏,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演员与环境逐渐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而在这种忘我的境界中,在这种和谐的共鸣里,戏楼与歌剧在文化背景上的冲突与不和谐,钢琴与戏楼彩绘的矛盾与冲突逐渐被人忘却。特别是当来自德国的男中音歌唱家古恩特·帕蓬德埃尔和来自以色列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外罗馥兰斯基一起手拉手共同演唱歌剧《魔笛》的时候,我从内心深处为眼前出现的这一幕所感动。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屠杀了600万犹太人,而这大屠杀的阴霾始终是压在这两个民族身上挥之不去的沉重的历史包袱。让来自以色列和德国的歌手同台演出,这种矛盾冲突更让人感到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不和谐、不对称。也许是莫扎特的《魔笛》确有超凡的魔力,他们二人珠联璧合的演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当《魔笛》之声最终在东苑戏楼中消失的时候,一切的不和谐也一起烟消云散了,东苑戏楼内所有的观众给他们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我也在这热烈的掌声中感动得几乎流出了眼泪。和谐是美,然而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摒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唱出理解与宽容的“和声”,则这种和谐不仅是美的,更是令人感动的。
在这种从矛盾冲突最终达到和谐的体验中,我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文化。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由阴阳构成的,它们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因此勇敢地承认矛盾、正视矛盾,与矛盾和平共处,与对立达成和谐统一就成了历代中国人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和谐离不开包容与合作,中国戏楼和西方歌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文化,在相互包容与合作中达成了和谐。以色列和德国的歌手在对立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相互包容与合作中感动了当晚的所有观众。人们从这里边感悟到,只要相互容忍和包容,来自不同政治理念,拥有不同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的人们仍然可以和谐地演唱出美妙的和声。
当今的世界充满着矛盾,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理念将人们驱赶至相互敌视、相互仇杀的“竞技场”中。你进行“定点清除”,我进行“自杀性爆炸”,你制造“9.11恐怖袭击”,我就出兵,想打谁就打谁,甚至不顾日内瓦公约的有关条款,对战俘肆意虐待和凌辱,还美其名曰这是文明的冲突。然而这种为了求得所谓的和谐,动辄诉诸于武力,试图以征服的方法压制异己,以求得和谐,最终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只能造成更大的不和谐甚至造成灾难。
其实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需要的是相互间的理解、宽容与合作。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经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相比,其优越性不在于个体的力量,而在于群体的社会力量。群体的力量源自于众多个体的和聚与团结。故而“乐群”必然“贵和”,这便是中国人的“和合思想”。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的整体力量,中国人在处理不和谐,不对称的时候,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多采取相互间的理解与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和合思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执行董事会副主席莉兹·摩恩女士在当晚晚会的致词中说:“音乐可以唤醒情感和记忆,它强化了人们的公众意识和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亲情,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它能促进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容忍。” 而这也正是这台晚会所传递出的信息,那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着一个家园,我们之间需要理解与宽容。
晚会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落下帷幕,我跟随着人流走出东苑戏楼。这时的菖蒲河公园里微风荡漾,春天的北京之夜凉爽宜人,人们成双成对在水边漫步,欣赏着宁静、欣赏着祥和、欣赏着树影婆娑。“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晚会结束了,但同一首歌的旋律却久久地在我耳边萦绕。仔细回味这次在东苑戏楼里的发现,细细品咂中西方文化在东苑戏楼中发生的碰撞,我由衷地感叹,和谐是美,理解和宽容也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