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汇编8
来源:高考网 2009-08-18 13:01:47
(2003年安徽春季卷)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即黄河与长江,比原来常说的西亚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黄河、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只是水性及两岸的人文各不相同,历史关系也更复杂。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历史上两河之间有古老的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出车轮、历法、文字等灿烂成就。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具有“一体化”的特征。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各自成长的两大类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西亚的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24世纪出现统一国家,形成“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而中国的两河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中国早期最大的王权夏商二朝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可能另有大小王权,但无法确知。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按史书的说法,大禹曾巡狩到会稽,算是到了长江。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对此多持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过长江,本来也有急诊,但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铜器文化考古发现,使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湖北黄陂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很可能是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假如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就获得了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支点。
后来,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州、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批商周时代铜矿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便不成为商朝,商王对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会不吝代价。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历史事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7.下列对西亚或中国“两河文明”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从而养育出两河文明。
B.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所形成的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古老文明发祥地就是所谓两河文明。
C.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是中国的“两河文明”。
D.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铜器文化的考古发现,构成了中国的两河文明。
8.下列叙述不能作为中国出现“两条河流,一个王权”局面的证据的一项是品茗
A.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黄河、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
B.按照史书的说法,夏朝的大禹曾巡狩到会稽,算是到了长江流域。
C.湖北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
D.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
9.下列对“经济的需求导致政治行为”这句话的说明,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一批商周时代铜矿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可能是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B.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便不成为商朝,商王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会不吝代价。
C.正是黄河流域的商朝对长江流域铜矿的觊觎,有可能导致黄河与长江在政治上的结合。
D.铜矿导致诸侯据点,不仅在理论上说得通,而且也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10.以下说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文明在人文发展上的“一体化”程度,远远早于中国的“两河文明”。
B.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原本就是各自成长的两大类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因而不可能共尊一个王权。
C.盘龙城商代遗址、新干大洋州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器,证明商朝贵族曾在这里筑城定居。
D.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说明黄河流域的商王朝确曾控制过长江中游的铜矿。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