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
来源:高考网 2009-08-11 16:57:58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教材标题 |
要点解读 |
基本内容 |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
1、在生命出现以前 |
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
2、在生命出现以后 |
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
|
3、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原核细胞生物。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经过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 亿年前,从原核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
|
动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奥陶、志留)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纪)鱼类时代→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人类时代。 |
||
植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海生藻类植物时代→古生代中期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后期、中生代中前期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后期、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
||
4、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46775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 日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