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我用自己的方式送别季老
2009-07-13 16:08:58贴吧文章作者:xiaosefengning
若不是看到孔庆东博客里祭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怎能相信,季老走了。
看到季老去世的字眼,视线便模糊了,觉得一种牵挂犹如细线般片刻断裂,再不能相连;觉得一种敬畏,如浮云般,彼时还可张目仰望,少顷就欲寻无处,空空荡荡。
我没见过季老,但从别人的笔中,我认识了季老,我没见过季老,但从季老的笔中,我了解了季老。我最喜欢的当代文人就是季老。喜爱季老温文而雅的性格,喜爱季老朴实真切的文风,喜爱季老饱经沧桑后的泰然自若。季老,丰碑般伫立我心头,不知过了几多年月。
2001年,当季老时隔多年又回到故乡济南时,他风趣的说,“我这身体,活到95岁不是问题,活到100岁不是问题,活到108岁,很难得了,但也不是问题,我觉得我至少能活到115岁!”而如今,季老以98岁的高龄走了,没能实现他的约定。
去年此时,我正于深夜,在灯下不肯掩卷,一篇篇,一遍遍,体会季老传达的情感,而此刻,仅一年光景,又是深夜,却不敢触摸那些文字,怕一看到那熟捻的词句,泪与痛不堪重负,会渲泄而下。但那些文字早已烂熟于心,溶在身体血发中。忘不了<赋得永久的悔>中,季老的母亲临终前感人的话:“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忘不了<哥廷根>中那在异国他乡学习吐火罗文的不凡经历;忘不了<燕园春色>中描写的上进的北大学子;忘不了<我的藏书>中提到的占据几层楼的私人藏书馆;更忘不了<清塘荷韵>中季老亲手种下的季荷...季老的文章,怎会退色?
记得几日前在友人家中看得昙花开放,须臾的一瞬,让人为之倾倒。季老跟昙花多么相似:花不骄傲的立于叶中,而是谦逊的长在叶上;人不凭一身才学恃才傲物,而是和蔼可亲的善待一切。花开一日,其香不损殊俗;人活九旬,其名永存世间。
季老,记得您在<别哥廷根中>说:“别了,我的第二故乡哥廷根!别了,德国!什么时候我再能见到你们呢?”今天,我说:“别了,季老!永别了,季老,什么时候我们再能见到您呢?”
我辈卑微,唯以粗浅之语寄达哀思。